市人大 市政协 开放广东 智能问答 | 手机版 网站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珠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与健康科目考试实施意见》政策解读

  《珠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与健康科目考试实施意见》政策解读

  一、《实施意见》出台的背景

  近年来,国家、省对学校体育、评价改革发布了系列重要文件。《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发〔2020〕19号)、《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20〕36号)等文件,对学生身体健康、学校体育、体育教学和考试评价等工作进行了整体部署,要求建立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将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作为教育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2022年发布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教学和考试评价提出了新要求。2023年8月,广东省教育厅印发《关于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粤教考〔2023〕14号),对体育与健康科目考试明确要求:采用过程性与终结性考查相结合的方式,以实践测试为主,纸笔测试为辅。体育与健康科目考试在初中每学年要进行一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并将测试成绩按一定比例纳入中考录取计分。2025年2月,广东省教育厅印发《关于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两小时的通知》(粤教体函〔2025〕8号),切实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 2 小时。

  同时,近年来省内外城市已陆续完成新一轮的中考体育考试改革,在考试项目类别设置、考试评价模式和标准等方面均作优化。为落实好国家和广东省决策部署,加快我市学校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有必要对我市中考体育考试政策进行改革。

  二、《实施意见》修订的原则

  积极落实国家和广东省相关政策要求,全面落实国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全面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锻炼习惯和掌握2-3项终身受用的体育运动技能,促进社会、学校、家庭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关心和重视,增强学生体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养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坚持“客观、公正、安全”的组织原则,坚持“系统化、科学化、常态化、规范化”的发展方向,确保体育考试工作顺利进行。体现“公开、公正、公平”原则,体现对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主动性的激发和引导作用,体现对学生意志品质和道德情感的培养作用,体现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推动作用。与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相结合,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相结合,与每天两小时综合体育锻炼过程相结合,与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爱好和特长相结合,与珠海市实际情况相结合;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和效果的,促进课程改革与建设。

  三、《实施意见》的主要调整内容

  (一)优化文件制发形式。《实施意见》主体拟作为规范性文件单独印发;考试细则、评分标准、运动参与评价办法等作为配套通知印发,并根据每年体育中考选考及得分等情况及时优化完善相关细则和评分标准。

  (二)优化现场统一考试项目。为适应学生多元化发展,同时促进学生课间体育活动,数量由九选三调整为十四选三。增加项目:一类项目增加4分钟跳绳,二类项目增加引体向上(男)/一分钟仰卧起坐(女)、一分钟踢毽子,三类项目增加羽毛球、乒乓球;调整项目为:二类项目的200米短跑改为50米跑、三级蛙跳改为立定跳远。

  (三)减少体质测试赋分等级(由四档调为三档),提升公正性和科学性,简化组织难度。将原优良3分、及格2分、不及格1分、无特殊情况未参加测试的成绩计0分,调整为及格及以上3分,不及格1.5分,无正当理由不参加体质测试计0分。

  (四)增加过程性评价内容。实施体育与健康通识考试(3分)并纳入体育素养综合评价,运动参与分值从6分减为3分。

  (五)优化体育中考总分计分办法。第三类考试项目(球类)满分由120分调整为100分,有利于培养学生体育锻炼兴趣,培养2-3项体育特长,全面发展,引导家长更多的关注学生体质健康。

  (六)优化部分项目评价标准。根据组考、选考人数、得分及周边地市横向对比,科学执裁,将100米游泳(自选一种泳姿)调整为100米游泳(不限泳姿)同时时间由7分钟调整为5分钟。

  (七)优化身体特殊情况考生成绩评定办法。对因残、伤、病等特殊情况考生申请缓考、免考、择考的程序进一步规范,成绩评定标准进一步完善,更好体现对特殊群体学生的人文关怀。

  四、新旧考试办法如何过渡?

  2023年9月升入七年级的学生,九年级的运动参与成绩按原办法(珠教体〔2022〕9 号)计算;九年级的体质测试按本意见执行;体育与健康通识考试不作安排;现场体育统一考试按原办法执行。2024年9月升入七年级的学生,八、九年级的运动参与成绩按原办法计算;八、九年级的体质测试按本实施意见执行;体育与健康通识考试不作安排。

  五、其它情况 

  (一)为什么要丰富和调整部分选考项目?

  现行考试项目中,200米短跑和三级蛙跳技术要求高、专业性强,选考人数少,分别调整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项目中的50米跑和立定跳远。一类项目考虑到不同学生身体特点差异,在保持原有项目1000米(男)/800米(女)的基础上,100米游泳(自选一种泳姿)项目,根据考试过程执裁实际情况和预防溺水需要,调整为100米游泳(不限泳姿)。同时,为促进学生课间体育锻炼,配合推动每天综合体育运动2小时,引导学生课后锻炼,在第一类项目中增加4分钟跳绳、在第二类项目中增加一分钟踢毽子,易学易练,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根据近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情况,男生上肢力量普遍偏弱、女生腰腹力量有待提高,在第二类考试项目增加引体向上(男)/一分钟仰卧起坐(女);在第三类球类选考项目中,增加羽毛球、乒乓球,主要是鼓励学生多参与球类项目运动,充分发挥球类运动团体性、益趣性、终身性强的项目特点,引导学生在球类运动中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形成终身体育兴趣爱好,有助于从运动习惯、运动项目、运动氛围等多个方面有效推进我市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稳步提升。

  《实施意见》增加选考项目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选择自己最喜爱最擅长的项目来参加考试,有利于为学生创造公平的学习机会,促进每一位学生产生良好的学练体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更好发展;有利于学校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身体条件、运动基础和兴趣爱好的学生因材施教;有利于引导社会各界更加理性地认识体育中考,认识到体魄强健与健全人格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二)为什么把体育与健康通识考试纳入过程性评价内容?

  2023年8月,广东省教育厅印发《关于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对体育与健康科目考试明确要求:采用过程性与终结性考查相结合的方式,以实践测试为主,纸笔测试为辅。把体育与健康通识考试纳入过程性评价内容,主要是希望学生在日常体育锻炼过程中掌握运动科学常识,提高体育锻炼水平,防止发生运动损伤,增强运动损伤应急救治知识和能力。省内多个城市已将体育与健康通识纳入过程性评价,一般安排在八年级第二学期,实行机考,从题库中随机抽题,考生在考试规定时间内可以重复抽题作答,取得分最高的一次计分,80分以上视为满分。

  (三)为什么各项目评价标准每年动态调整?

  根据调研情况,大部分城市在体育中考的政策实施周期内,考试项目不变、规则视情微调、项目评价标准每年动态调整。有利于推动体育中考从“应试”转向“素养”;有利于动态平衡、科学设定各项目评价难易程度;有利于引导社会各界从关注分数转向学生体质健康,更加理性地认识体育中考、选择考试项目。



分享到:
  • 部门解读:
  • 图解政策:
  • 媒体解读:
  • 其他解读:
  • 相关文件:

主办单位:ty8天游平台登录

政府网站标识码:4404000012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0161号 粤ICP备0502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