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 推进便民利企工作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近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听取珠海市落实“放管服”改革有关情况工作汇报,各相关单位就“数字政府”建设、精简行政审批、优化营商环境、激励创业创新、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改善社会服务等内容进行了汇报。
“数字政府”建设是珠海市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的突破口。记者获悉,珠海市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技术,加快推动“互联网+监管”,同时全面推进“一网办”,大力提升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服务能力;全力推开“掌上办”,“粤省事·珠海”上线52种个人电子证照;加快推动“免证办”,通过“电子证照库”实现企业、群众办事所需电子证照共享认证,目前珠海市开通电子证照目录159种,551项事项已启用电子证照功能。下一步,珠海市将推动政务服务“好差评”管理体系,提升群众对政务服务监督和服务质量考评的参与度。
去年,珠海市进一步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持续精简行政审批,增强发展活力。出台《珠海市工程建设项目主要审批事项清单(试行)》等30余项制度文件,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建设在全省靠前;大力推进纳税便利化改革,将符合条件的新办纳税人首次申领发票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办结;创新口岸通关模式,商务主管部门核发进(出)口和自动进口许可审批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2019年4月起,港口货物港务费、引航费、拖轮费收费分别降低15%、10%、5%。
为激励创业创新,珠海市在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基础上,加快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要素,构建国际一流创新创业生态。去年,珠海市积极推进珠三角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在集聚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方面,启动珠海市创新创业团队和高层次人才项目,通过形式审查项目130个,拟对36个创新创业团队项目和1个高层次人才项目予以立项资助,资助总额23700万元。
完成首批珠海市院士工作站认定工作,将对经认定的13个市级院士工作站给予立项资助。
去年,珠海市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为提高企业开办便利度,实施证照分离改革,将原“二十四证合一”备案事项扩大至106个涉企事项;大幅压减企业开办时间,实现企业开办从登记注册、公章刻制到发票申领全流程两个工作日内完成。为提升监管水平,完善“一单两库一平台”基础建设,强化完善抽查机制,全面推进全市“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已完成市、区、市直属单位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全覆盖的目标。
全市教育、卫生健康、养老、社保以及社会管理等领域“放管服”改革也在全面推进,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公平可及的公共服务。在简政放权方面,完成“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由行政许可变更为备案管理,卫生行政审批事项全部进驻行政服务中心,养老机构设立许可改为登记和备案管理;在优化公共服务方面,进一步清理取消在社保经办过程中需群众提交的各种无谓证明材料,教师资格证申请取消部分证件复印件,全市医疗、生育保险的40项业务实现“全城通办”。(来源:珠海特区报)

.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