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 市政协 开放广东 智能问答 | 手机版 网站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珠海市卫生健康局关于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20250005号提案答复的函

农工党珠海市委员会卓俏珊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动大湾区跨境大健康消费的提案》(第20250005号)收悉。经综合珠海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珠海市商务局、珠海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珠海市民政局等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进一步提升港澳居民医疗服务”的建议

  近年来,伴随着大湾区建设,珠澳两地医疗卫生合作交流愈加紧密深入。一是打通珠澳“点对点”跨境转运通道。珠海、澳门在2025年1月召开的粤澳合作联席会议上签订医院“点对点”跨境转运备忘录,珠海4辆救护车获得粤澳两地车牌、12名救护车司机获得澳门驾驶资格、20名医师申办跨境后医疗从业资质。3月17日珠澳“医院-医院”点对点跨境转运启动仪式上,双方共5家医院(澳门仁伯爵综合医院、珠海市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正式开通救护车点对点跨境转运服务,打通急危重症患者跨境转运“绿色通道”。今年5月首次珠澳跨境转运服务启动,流程顺畅、通关顺利,转运效率得到极大提升。二是支持港澳资本在珠设置医疗机构,推动澳珠两地医务人员跨境执业。截至2025年5月31日,港、澳资本在我市设置医疗机构18家,港资1家,澳资(中澳)17家;港、澳籍医师在我市(含横琴)执业185人,其中香港1人,澳门184人。三是大力支持与港澳机构的合作建设。推进珠海市人民医院横琴专科医院和澳门科技大学国际医学中心建设,推进澳门科技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附属医院等两地附属医院共建合作。四是推动“港澳药械通”扩面提量。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市获批“港澳药械通”指定医疗机构4家,珠海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获批引进药品3个和器械2个,服务患者138人次。珠海市人民医院获批引进药品6个和器械3个,服务患者61人次。五是推动“长者医疗券”落地。2025年5月珠海市人民医院和中山五院成功入选香港"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香港长者不仅可在珠就医,更实现了电子病历跨境互通,患者可随时调取个人健康档案,在大湾区获取更连贯的诊疗服务,享受与香港同标准的医疗便利。

  二、关于“进一步加强养老康养产品多样化供给”的建议

  在养老服务方面,珠海市积极响应粤港澳大湾区养老合作政策,大力支持本地养老机构加入香港“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以下简称“院舍计划”)。作为珠港澳养老服务合作的重要举措,珠海市在香洲区和金湾区分别遴选了两家优质养老机构参与该计划,分别是香洲区社会福利中心(正方·和园)和金湾区社会福利中心(金湾颐养园),两家机构均已完成“院舍计划”的申报工作,预计将于今年内正式投入运营,这将有效缓解香港养老资源紧张问题,同时促进珠港澳三地养老服务标准互认、资源共享,为粤港澳大湾区民生领域合作树立新典范。未来珠海还将继续扩大合作范围,努力增设更多面向港澳长者的养老服务机构。

  三、关于“进一步扩大体育健康消费生态圈”的建议

  (一)搭建多元化珠港澳群众和竞技体育运动合作平台

  市体育总会与澳门方签订珠澳《体育交流合作框架协议》,开展珠澳体育多样化交流。2024年11月,粤港澳公路自行车赛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公路自行车测试赛在珠海、香港、澳门三地成功举办。来自内地及港澳共22支代表队及1支个人代表队,共67名专业运动员角逐赛场。此次比赛跨越珠海、香港、澳门三地,赛道全程230公里;澳门回归25周年之际,成功举办了2024湾区城市保龄球埠际赛等5场区域交流赛事活动。举办“格力杯”2024年珠澳大学生足球冠军赛赛事,16场比赛现场累计吸引了约2万人次高校大学生和市民群众观战,线上观看人数近23万人次。此外,珠海组织多支队伍约3000人次参加澳门举办的“同饮珠江水 共结爱国心”珠澳长者体育交流等体育赛事活动,通过联合举办赛事,互访交流等形式,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信息交流,有力推动了大湾区体育的融合发展。

  (二)文商旅体深度融合促进体育消费新发展

  重点培育本土品牌赛事,精心打造马拉松、时尚体育节、海岛体育嘉年华三类商业赛事,一是充分挖掘珠海马拉松促消费功能。以打造A类赛事为目标,将线路主要设置在情侣路沿线,制定珠海马拉松带动文商旅体融合发展,增强“造血”能力措施,建立办赛主体与酒店、景区、餐饮联盟,推出参赛、住宿、餐饮、景区套票,吸引参赛选手“跟着赛事去旅行”;二是扩大时尚体育节消费场景。丰富中国时尚体育节(珠海站)内容,在轮滑、飞盘等4项赛事期间,利用金湾中心湖公园、华发商都举办运动用品展、音乐节、美食节等9项嘉年华配套活动,扩大消费场景;推进体育进公园,将轮滑赛事放在金山公园举办,引人流、聚人气,增加赛事影响力;发挥好体育赛事综合效益,与赛事周边万豪、毛林等酒店签署合作协议,“颗粒归仓”做好消费全方位供给,化赛事“流量”为消费“增量”;三是推动海岛嘉年华品牌化发展。策划桂山岛欢乐跑活动,配套沙滩电影、亲子互动、海鲜套餐等活动,制定三天两晚“旅游套餐”,推动参赛人数逐步增加,鼓励海岛酒店、餐饮齐参与,提供高品质服务;以“淡季不淡”为目标,全年开展3-5场嘉年华活动,从桂山岛逐步复制到东澳、外伶仃岛,形成“一岛一品”嘉年华活动;打造媒体宣传矩阵,整合网络媒体、本地媒体、自媒体等,为活动构建全方位多层次传播途径,不断扩大影响力。

  四、关于“提供更多优质便利的消费体验”的建议

  (一)推动港澳居民诉求“一键直达”

  12345热线设立横琴分线管理专线,提供粤语、英语服务,精准对接港澳居民及外籍人士在大湾区消费维权方面的政务服务需求,打破粤港澳跨境消费维权的壁垒,打造出跨境政务服务改革的“湾区样本”。2024年,12345热线累计受理港澳居民诉求1.38万件,其中消费维权相关诉求702件,实现“受理—转派—反馈”诉求全流程闭环管理,切实保障港澳居民诉求“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二)持续优化湾区线上政务服务

  为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软联通”建设,12345热线在政务服务领域开启数字化新实践。珠海12345热线微信公众号开设“微咨询”在线服务,上线“港澳车北上”、“港澳居民服务专区”和“输澳劳务”等智能文本机器人。同时,12345热线在微信公众号微互动平台创新推出全场景在线人工客服系统,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咨询和投诉举报服务,实现政务服务“全天候、零距离”。2024年,在线客服累计服务量12.3万人次,助推政务服务从“耳畔”到“指尖”的升级。

  (三)提升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通关效能

  针对“港车北上”“澳车北上”以及将来“粤车南下”等政策实施情况,利用现代化技术优化口岸通关体验的建议,市商务局在2024年已完成了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通关效能提升项目。一是通过实施“货兼客”改造、“大兼小”改造,增加了13条“一站式”车辆查验通道,使出境小客车通道增加到35条。二是通过实施“串改并”改造,口岸通关查验流程进一步优化。三是通过实施电子和光学车牌双识别验放、广域测温设备更新等一系列设备更新措施,通关效率进一步提升,小客车通关平均通关时间从原90秒减少到 60秒内,“一站式”系统总体退车率从3.18%下降到1.22%。目前大桥口岸小客车出境验放能力超过1500辆次/小时,比改造前通关能力提升50%以上,车辆、人员通关更加顺畅。2025年1-4月,大桥口岸交通工具通行量同比增长26.1%,旅客通关增长17.1%。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珠海市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战略部署。一是持续深化医疗卫生领域合作交流、服务珠澳居民。今年为更进一步推进两地医疗卫生领域合作交流,市委市政府将推进珠澳两地医疗卫生领域合作纳入重点工作事项,在6月底召开的2025年珠澳合作会议上,两地卫生部门共同签署《医疗卫生合作备忘录》,正式成立合作工作小组,接下来将通过强化应急协同、推进服务协同、深化防控协同、加强科研协同等多方面继续和澳门携手,深化合作交流,推进健康湾区建设。二是进一步提升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政策解答能力,及时了解并解决港澳居民在大健康消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全力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公共服务一体化不断向纵深推进。三是持续推进大桥口岸入境方向改造项目,主要包括优化人车通关流线、增加建设旅客扶梯和快速步道、分流旅客经珠港大厅查验、调整海关风险闸、增加优化随车旅客上车区域等。四是继续加大大湾区体育赛事交流规模,共同构建品牌赛事,助力大湾区体育发展。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珠海市卫生健康局

  2025年7月8日

  (联系人及电话:叶莹,2131531)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民政局。




分享到:

主办单位:ty8天游平台登录

政府网站标识码:4404000012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0161号 粤ICP备0502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