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20250046号提案答复的函
珠市监函〔2025〕52号
A类
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市政协十届四次
会议第20250046号提案答复的函
致公党珠海市委员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推动珠海和澳门联合建设中药认证平台的提案》(第20250046号)收悉。经综合珠海市卫生健康局、珠海市商务局、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拱北海关等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珠海中药产业状况
(一)中药材种植业。我市中药材种植零散,以小散户为主,连片规模种植的情况很少,尚未形成产业化发展。经统计,我市种植中药材732.5亩,其中沉香465亩、葛根133亩、牛大力119亩。
(二)中药工业产业。2024年,我市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308亿元;2025年一季度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78.95亿元。2024年,我市涉及中药加工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6家,共有13家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的中成药生产企业,其中10家运转正常,持有约27个中成药批准文号。其中安生凤凰公司的活血止痛胶囊、金鸿药业的丹参颗粒、乌鸡白凤软胶囊等品种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已投入运作,目前前沿科学研究项目包括免疫“天盾计划”、中医药横琴大模型、中药新药智能自动化融合创新平台和零磁中医诊疗装备开发等。
珠海中医药一条街已形成了东街、西街、电商城三足鼎立的局面。其中东街以中医药健康消费为主,西街以康养文创体验为主,电商城则联动线上线下,运用AI大模型,致力于打造全链条的中医药电商产业基地。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产业深度融合
一是支持港澳中医药企业融入内地。依托国家药监局“对港澳已上市传统外用中成药实施注册审批简化”以及“支持港澳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在大湾区内地9市生产药品”政策,推动张权破痛油中药厂的“张权破痛油”和澳门澳邦药厂有限公司的“止痛活络摩擦膏”成为澳门前两个获批内地注册的中成药,成功进入内地市场销售;支持岭南药厂(香港)有限公司采取“港澳持有+大湾区内地生产”的模式,与横琴粤澳药业有限公司合作投产传统外用中药制剂“香松通络油”,扩大产能。二是加快推进粤澳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中心项目建设。该中心已在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内建成颗粒剂等6个中药剂型生产线,积极承接港澳中医药产品委托研发与试产,与广州、深圳、珠海三地的医疗机构深化合作,共同研发院内制剂,目前已有9个院内制剂成功获得备案。三是配合省药监局在粤澳中医药产业园设立联络办公室,利用专业优势指导园内企业开展研发注册,努力推动粤澳中医药产业园成为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积极配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商事服务局开展“‘澳门监造’‘澳门监制’或‘澳门设计’标志”政策调研、法规标准梳理等工作,同时派出食品、药品领域专家协助组建审评团队,参与项目审评工作,助力合作区中医药产业快速发展。截至2025年3月,已有4家企业共计15款产品获得“澳门监造”“澳门监制”“澳门设计”的标志使用授权。这些产品包括中成药、大健康食品等,基本涵盖了澳门的特色优势产品,为推动两地产业协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打造中医药人才集聚地
一是实施“珠海英才计划”,累计遴选中医药相关领域珠海市高层次人才、产业青年优秀人才10名,支持27家中医药相关企事业单位设立博士、博士后科研工作平台,发放补贴约1550万元。二是支持中医药领域专业人才申报职称,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职称评审、发证等全流程在线办理,目前共有971名中医药专业技术人才通过评审取得职称,其中副高级18名,中级74名,初级879名。三是出台《珠海市境外职业资格便利执业认可清单》,实现包含药学在内的8个专业1699名港澳人才在珠海或横琴便利执业,其中32名澳门药学技术人员通过备案在横琴执业。四是开展生物医药技能培训,推进“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搭建“技行珠海”学习平台,目前上线中医学基础、药物制剂工(五级、四级)课程23门,课程学习1.23万人次,学习时长4万小时。
(三)完善对外投资服务机制
一是为企业提供对外投资培训及信息化服务。根据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医药企业“走出去”系列培训。建立对外投资合作珠海服务平台公众号,在商务局官网链接“广东省商务厅走出去公共服务平台”,多渠道为企业提供外汇、融资、国际税务、国别投资环境、风险提醒等境外投资相关信息服务。二是发挥珠澳经贸合作平台作用促进对澳投资合作。借助平台为我市对澳投资中医药产业企业提供共享办公、产品展示、公司注册、会议会展、资源对接等综合服务。三是搭建对外投资合作交流平台。组织企业参加“海丝博览会”、“东盟博览会”、“香港‘一带一路’论坛”等境内外国际性经贸交流会,帮助企业寻找对外投资合作机会。四是联合中信保,开展走出去投保宣传,鼓励企业购买境外项目政策性保险,提升企业境外项目抗风险水平。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强化技术指导,配合国家、省药品监管部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中药标准建设及推广应用。支持推动粤澳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中心研发、注册申报相关医疗机构制剂品种。对粤澳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中心及其生产基地粤澳药业有限公司开展现场监督检查,确保药品生产质量安全,指导支持其开展港澳药品受托生产业务及医疗机构制剂研发业务。
(二)支持中医药加工制造企业创新发展,支持丽珠、金鸿、安生凤凰等大型中药生产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升中成药、中药饮片加工规模和经济效益,大力提升中医药加工制造水平,推进品牌建设。支持大型中药生产企业开发中药新品种及传统验方,针对临床需求量大的品种,研究新型中药饮片炮制方法和技术,加快中药新型制剂的研发和生产。支持企业在养生保健、化妆品、食品添加剂等方面综合开发利用,延伸中医药产业链,进一步提升中医药产业的经济效益。
(三)优化升级“珠海英才计划”,研究制定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措施,构建覆盖人才引进、培养、服务等全周期的政策支持体系,引进培养更多中医药等产业紧缺人才,加强中医药等领域专业人员队伍建设。通过政府部门牵头,院校、科研机构和行业组织等多方主体做好人才协同培养顶层设计,建立跨学科、跨领域的人才培养模式。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你们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你们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7月3日
(联系人及电话:徐滢波,2622583)

.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