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卫生健康局关于珠海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20250036号提案答复的函
刘明群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高精神障碍患者第二代长效针剂接种率及严重患者面访率的提案》收悉。经综合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等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压实联防联控工作责任
我市建立了政法、卫健、公安等多部门参与的市、区、镇(街)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压实各部门及市、区、镇(街)、村(居)四级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责任。
(二)加强精神卫生服务能力建设
一是加强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建设。全市现设有精神专科床位的医院9家,精神科编制总床位2056张,每千常住人口0.83张,达到省目标要求。
二是持续强化精神专科队伍建设。全市现有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219名,达8.8名/10万人,超过省目标值。各镇(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配备至少1名专职精防医生。
(三)强化重精患者服务管理
一是扎实推进多部门联合排查行动。我局与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积极联动,开展多源头、多线索排查,尽最大可能发现患者,促进建档纳管,减少风险。
二是提升服务便利可及性。除万山区外,全市22个镇(街)的23家(唐家湾镇有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已开展长效针剂用针服务。在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设立残联免费服药点,极大提升服务便利性和可及性。
三是加强非在册患者管理。各镇(街)综合管理小组充分发挥统筹协调职能,联合村居(社区)关爱帮扶小组,针对所辖镇(街)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中的非在管人群,全面开展“一对一”上门访问、关怀及管理,提升面访率。
四是加强救助康复支撑服务体系建设。依托已建成的康园中心平台,积极拓展网格化康复服务功能,强化社区康复辐射功能,为社区有康复需求的精神残疾人提供了社区康复训练、日间照料、心理疏导、职业技能培训、辅助性就业、助残健身、健康知识宣教等回归社会的适应性服务。现全市投入运行的残疾人康园中心26间,已达到每个镇(街)至少有一家残疾人康园中心的目标要求,全市24个镇(街)均设有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机构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委托社会组织开展康复工作。
(四)积极推进二代长效针剂项目实施
印发《珠海市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效针剂使用实施方案》,为第二代长效针剂推广提供政策支持。积极督促各区落实患者使用第二代长效针剂“医保报销+财政兜底”的“零支付”政策,对任务目标进行分阶段明确、细化工作流程、强化指导和保障措施,多次召开多部门协调会、专家座谈会、技术培训会及赴外市学习考察借鉴先进做法等举措,积极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持续有序推进长效针剂项目下基层工作,基层用针比例从2023年的15.16%提升至2024年的64.90%,规律治疗比例72.14%。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强重精患者精细化管理
严格落实国家精神卫生服务年(2025-2027年)要求,统筹辖区资源、科学布局,补齐精神卫生服务领域的短板。加大基层精防医师的配置及培养工作力度,强化监护人责任落实。
(二)进一步强化风险人群管理
会同政法、公安等部门,督促辖区加强重点风险人群形成名单管理,对高风险患者按照“一人一档”的要求实施动态更新与管控。强化多部门协作及随访管理频次和救治救助措施,动态评估患者病情和服药(用针)情况,力争做到风险可控。
(三)进一步强化精神分裂症重点对象精准用针
充分发挥镇(街)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小组和社区(村居)关爱帮扶小组作用,加强社区宣传动员,积极推进长效针剂项目服务下基层、提升基层用针比例,做到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长效针剂治疗比例达到省要求。全面摸排长效针剂优先使用对象,动态掌握辖区内优先使用对象底数明细并实施名单化管理。做好基层精防医生临床业务培训工作,提高用针服务质量。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珠海市卫生健康局
2025年6月12日
(联系人:高梓湛,联系电话:2219371)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市政府办公室,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

.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