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市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20220053号提案答复的函
刘伟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构建珠海产业数字化生态体系的提案》(第20220053号)收悉。经综合市发展和改革局、市科技创新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构建珠海产业数字化生态体系是珠海发展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实现珠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在珠海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积极构建珠海产业数字化生态体系,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一、基本情况
根据2021年4月市政府发布的《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2020年珠海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为9.6%,由此推算我市2020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约为334亿元,预计到2025年我市该项指标占GDP比重将达到20%,约1200亿元。根据2021年4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城市数字经济指数蓝皮书(2021)》,珠海市2020年数字经济规模为1569亿元,占GDP比例约为45.1%,规模居全国第58位,全省第5位。
我市通过狠抓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结构逐步优化,全市工业增加值逐年提高,代表产业先进性、技术先进性的先进制造业、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实现较快发展,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整体呈上升趋势。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39.37亿元,增长8.8%;全市先进制造业增加值达765.45亿元,增速8.6%,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为57.1%,占比较2011年提升了13.1%;装备制造业增加值达474.9亿元,同比增长6.5%,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5.5%,占比约与2014年维持同等水平;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达412.82亿元,同比增长9%,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0.8%,占比较2011年提升了6.2%。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在“推动珠海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激发数字经济新活力”方面
1.进一步做好前瞻谋划
将“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支持本地信息通信企业、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及制造业龙头企业建设行业云平台,引进国内领先的云平台,打造服务全省全国的云服务体系。实施‘5G+工业互联网’工程,培育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企业。强化智能化基础制造与成套装备、智能制造服务等高端供给,支持企业打造智能化工厂”写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出台《珠海市培育发展数字经济行动方案》,结合行业前景和我市产业基础,重点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集成电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5G、网络安全八大细分产业,以提升核心竞争力、引领产业提升、打造平台载体、加强数据管理为目标,提出十项重点任务。
2.强化工业互联网资源供给
近三年,我市格力电器的“基于大数据平台的中央空调全生命周期管理工业互联网APP”、知业科技的“勤政云工业互联网APP”和维度电气的“用能服务APP”共3家企业入选工信部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商;共培育联云科技和派诺科技等16家广东省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企业和7家广东省“上云上平台”服务券供应商,服务券供应商的云产品涉及研发设计、生产管控和经营管理等环节。
3.持续打造信息技术应用标杆
我市大力推进建设工业互联网,推动在电子信息、机械装备、轻工家电、能源、汽车、打印设备耗材、医药等行业树立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示范,鼓励企业对生产设施、网络设备及生产服务等进行智能化改造,在生产中应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技术、模式、业态等创新。共培育45个工业互联网示范标杆项目(含5G+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19个),省市合计扶持7014万元。格力电器联合华为、广东联通开展了“5G+工业互联网”5G专网改造项目,建成并测试成功了国内首个基于MEC边缘云+智能制造领域5G SA切片的专网。推荐格力电器5G示范工厂项目参加国家发改委2022年数字经济5G应用示范项目申报,目前项目已经省发改委评审通过上报国家发改委。
4.支持“上云上平台”促进企业提质增效
支持工业企业购买公有云、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来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实现降本、提质、增效、降耗。2019年-2020年,我市共扶持139家企业实现172个业务“上云上平台”,合计金额2386万元。企业“上云上平台”主要涉及供应链协同、进销存及仓储管理、能耗、环保、安全监控及优化、设备远程运维及服务、设备智能调机、生产品质管控、生产设备状态监控、项目管理协同、研发管理协同、智能排单调度等多个领域,其中嵘泰金属入选工信部“2019年企业上云典型案例企业”。
(二)在“提升珠海数据治理效能,营造数字生态治理新环境”方面
1.数据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于2019年10月印发《珠海市公共数据资源管理暂行办法》,统筹推进数据资源管理顶层设计,完善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制度,推动公共数据资源的整合、归集、共享、应用和开放全面实现,初步形成公共数据在部门间规范有序流通的新格局。
于2021年10月印发《珠海市引入和使用社会数据管理办法》,首次规范了引入和使用社会数据的生命周期管理,首次将社会数据管理与信息化项目管理相结合,首次明确社会数据引入使用和集约化管理,进一步推动社会数据在公共服务领域的高效应用,深化数字政府改革和数据治理变革。
同年11月,印发《珠海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行动方案》,进一步完善公共数据和社会数据开发利用的制度框架、创新引领跨境数据服务能力体系、加快培育特色数据产业和市场,全面发挥数据要素助力特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和全局性作用,推进经济特区“二次创业”加快发展,有力支撑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各项任务高质量完成。
2.数据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一是持续推进首席数据官试点。积极探索构建首席数据官制度体系,明确职责范围,健全激励评价机制,创新数据共享开放和开发利用模式,提高数据治理和数据运营能力。2021年5月,我市所有区和10个部门纳入首批试点,2022年3月,推动首席数据官制度全市推广,全市已累计完成登记299个系统,梳理形成2288类数据资源。
二是首创公共数据资源治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PDMM),创建“数据治理行军布阵图”。形成各部门数据能力评估报告,详细描述部门数据治理“长短板”,通过数据治理能力评估,首席数据官能够切实掌握本部门数据治理的基本情况,并依据部门的三定职能,明确方向,制定方案,真正实现“按图索骥”、“有的放矢”和“挂图作战”。
三是加快推进主数据入湖,依托公共数据资源登记管理平台,以主数据治理为地基,通过主数据认责,将主数据各类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统一主数据口径,夯实基础,打通经络,解决各部门系统之间的主数据共享问题,提高数据质量和数据资产价值,支撑跨部门协同应用需求,达到“统一标准、集中管控、专业负责、动态优化”的管理效果。
3数据共享底座不断夯实
按照广东省数字政府建设全省一盘棋的要求,我市已建设省政务大数据中心珠海分节点,建立了省、市、区三级数据共享渠道,实现省市两级数据资源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互联互通。截至2022年3月31日,各区各部门依托省政务大数据中心珠海分节点发布2495个数据资源目录,汇聚60个部门14亿多条数据,发布数据服务接口115个。各区各部门通过省政务大数据中心珠海分节点累计申请数据2289个,共支撑41个业务系统,数据服务接口累计调用量约2433万次。
(三)在“着力构建珠海数据安全保障体系,筑牢数字安全新屏障”方面
1.规范数据使用管理
推进全市部门数据安全自查,数据使用部门须在数据管理部门进行数据业务场景备案,明确数据使用范围,并严格按照申请的业务场景使用数据,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安全责任。按要求及时填报数据安全自查表,并报送数据管理部门。
2.落实常态化数据安全检查
加强疫情期间数据安全保护,积极贯彻落实疫情期间数据安全保护工作部署,认真组织开展个人隐私数据和重要数据的采集、存储、管理和使用的安全大检查和整改,加强数据安全管理。
3.着力提升工控安全防护水平
支持珠海南方软件网络评测中心建设珠海市工业互联网安全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工控安全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近两年,我市对电力能源等12个重点行业合计11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了工业互联网安全检查和安全风险预警工作,摸清市内工业企业及工业控制系统的特点及安全状况并督促企业实施整改,逐步提升市内工业企业安全防护水平。通过举办宣讲会的形式,向企业宣贯工控安全方面最新的政策法规和国家标准,指导企业及时利用信息安全防护能力自查平台开展安全自查,全面提升市内工业企业的工控安全意识。
(四)关于打造珠海数字生态合作平台,构建数字生态合作新格局的建议
1.培育数字产业创新主体
我市创新主体不断扩大,高企数量从2015年的397家跃升为2021年的2075家,增长超4倍,其中民营企业约为1600家,占比超过70%。2021年,我市完成了 1669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且遴选了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的107家企业进入高成长创新型企业(独角兽企业)培育库。科技企业稳步成长为创新主力军,其中:97%以上的有效发明专利在高企,75%以上的专利授权在高企;境内外上市、“新三板”挂牌高企81家,占全市80.2 %。
2.支持数字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支持企业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核心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提升产业自主创新核心竞争力,在我市近年来市级产业核心和关键技术攻关专项项目中,共14个集成电路领域方向项目获得4000万元支持。积极发动我市企业参与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承接国家和省重大科技专项,其中2021年在芯片、软件与云计算、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有6家企业承担了省重点领域计划项目,共获省财政资金支持合共6300万元。
3.金融助力科技腾飞
市科创局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设立科技天使投资基金,鼓励社会资本、银行资本支持科技创新,目前基金已完成对22个项目投资,其中股权投资项目20个、合组基金2支,总金额21259.45万元。2022年1月出台科技信贷风险补偿金管理办法,将民营科技型企业纳入支持范围,自该政策实施以来,已有22家企业的科技信贷项目经审核入库,累计推动新增科技信贷总额1.12亿元,拓宽了科技型企业发展空间,帮助科技型企业不断做大做强。
4.跨境电商规模持续壮大
2018年,我市获国务院批准成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以下简称“珠海综试区”), 在市综试区领导小组领导下,珠海跨境电商发展呈业务增长快、模式覆盖全、后续劲头足的态势,进出口货值逐年增长,从2018年的1.7亿元提升至2021年的139亿元。依托港珠澳大桥联通港澳国际机场的国际物流通道优势,我市在大桥珠海口岸建设港珠澳跨境电商作业中心,为跨境电商商品通达全球创造更为便捷的国际物流通道,吸引了30余家物流型跨境电商企业在此开展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大桥场站从2020年7月运营以来,跨境电商业务逐步攀升,2020年不到半年时间,共完成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超21亿元,占全市总量的55%,2021 年更是突破100亿元,在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占比提升至72%。
5.平台经济发展迅速
我市以平台经济为核心提升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涌现出60余家本土电子商务平台,行业领域覆盖商贸零售、家装建材、大办公、文体旅游、家用电器、知识产权交易等,其中不乏细分领域的佼佼者。一是首创C2M电商平台。随变科技公司创新C2M(用户直连制造)的商业模式,通过用户先下单、工厂再生产模式,砍掉生产到销售中间加价环节,凭借高质低价的商品,吸引了广大用户和制造商。2021年,“必要商城”和“必要”手机APP 实现交易额16亿元。二是B2B平台站稳脚跟。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乐活公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发挥我市打印耗材、造纸行业优势,积极响应政府、军队、企业电子化采购的需求,打造大办公B2B垂直电子商务平台,其中:乐活公社“妥了网商城”上线两年多以来,已整合国内300多个城市的3万余家办公零店,服务30多个国家、省、市和军队集采项目,2021年平台商品交易总额超20亿。三是创新供应链协同平台。高新区建采网科技公司创新建筑行业供应链管理运营,推出“建采易智能供应链协同平台”,为建筑施工企业和下游供应商提供在线销售、采购管理等功能,通过提供大宗货物招投标、集采和在线对账业务等功能,推动企业创新供应链管理,形成采购、物流、销售环节智能供应链协同。该平台自2017年上线以来,平台交易量和营收均保持快速增长,2021年实现平台交易额超83.83亿元,同比增长48.8%。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组织统筹
发挥珠海市加快数字化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机制效用,统筹全市数字资源要素,研究制定全市加快数字化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重大项目建设, 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全面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促进我市数字经济提速发展。
(二)优化产业布局
结合我市着力打造的产业新空间载体,做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重点领域的空间布局,通过优化区域布局、差异定位、细分领域、错位发展,构建布局合理、协同发展的数字产业化生态。
(三)开展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
贯彻落实《珠海市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2021-2025)》,大力支持工业互联网示范推广与技术服务,鼓励工业软件关键技术开发应用,打造特色产业数字化转型集群。结合我市战略性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情况,系统性实施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工程,推动斗门区PCB产业集群、香洲区家用电器、打印耗材产业集群申报省级数字化转型试点,加快推进以“工业互联园区+行业平台+专精特新企业群+产业数字金融”为核心架构的新制造生态系统建设。
(四)启动企业数据管理国家标准贯标试点
向企业推广DCMM(《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GB/T36073 -2018))国家标准,引导企业从数据战略、数据治理、数据架构、数据应用、数据安全、数据质量、数据标准、数据生存周期8个方面完善组织架构和制度规范,加强数据管理、提升数据管理能力。组织评估机构、咨询机构、行业协会、重点企业,开展宣贯和培训活动,2022年完成面向10家企业,不少于200人的贯标培训。
(五)深入实施数据共享
按照省数字政府建设“全省一盘棋”要求,推进新版省政务大数据中心珠海分节点部署,构建省市一体化数据共享机制,打通上传下达的高速数据通道。依托省政务大数据中心珠海分节点,根据各部门业务需求,持续推动政务数据共享。
(六)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完善公共数据管理体系,推广首席数据官制度,建立健全首席数据官管理、评估和培训机制。提升公共数据治理能力,进一步完善公共数据资源周期性普查和常态化登记机制,制定部门主数据对象清单,推动主数据汇聚。创新公共数据运营模式,探索推动公共数据多渠道运营,建立健全公共数据运营规则;加快公共数据资产凭证规范化运营管理,持续推进省公共数据资产凭证试点工作,拓宽公共数据资产凭证应用场景。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珠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2年6月27日

.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