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 市政协 开放广东 智能问答 | 手机版 网站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珠海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印发《2024 年珠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珠发改〔2024〕24 号)

各区政府、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各相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相关工作部署,切实推动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2024年珠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取得实效。

  附件:2024年珠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


珠海市发展和改革局

2024年6月26日


2024年珠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决策部署以及市委“1313”思路举措,发挥信用建设服务实体经济、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优化营商环境的作用,为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现制定2024年珠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如下。

  一、夯实信用建设基础设施体系,提升信用管理和服务支撑能力

  积极运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以全市信用一体化应用为原则,创新建设“1+N”信用平台模式,以“1”个信用中台为基础,开展信用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支撑全市N个行业领域一体化信用应用,高标准升级改造“信用珠海”网站和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广东珠海),积极参与全省信用信息平台一体化建设,打造“信用珠海”应用新亮点。强化公共信用数据质量治理,切实提高“双公示”工作质量,力争实现全市“双公示”数据零瞒报、合规率100%、及时率100%。拓展信用信息归集的广度和深度,加强行政管理、合同履约、信用承诺、司法判决等信息归集,依法依规加强信用信息公开公示。(市发展改革局,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二、完善信用制度和标准体系,提升信用建设法治化规范化水平

  出台《珠海市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实施方案》,扎实推进信用理念、信用制度、信用手段与国民经济体系各方面各环节深度融合。研究制定《珠海市企业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管理办法》,定期更新评价结果,强化评价结果应用,以信用风险为导向提高监管资源配置效率。出台《珠海市社会信用状况监测管理办法》加强市级和区域信用状况监测,定期发布监测报告,监测结果作为年度信用相关考核结果依据。制定《珠海市公共信用信息目录(2024年版)》并建立动态调整更新机制。完善信用承诺、分级分类监管、信用联合奖惩、信用修复等配套制度,为行业和区域信用建设依法依规发展夯实法治基础。(市发展改革局、市司法局)

  三、创新跨境信用合作,提升服务港澳主体能力

  搭建“信用珠海”网站港澳版,面向港澳市场主体、港澳金融机构、社会公众等创新推出企业信用查询、珠澳“诚信店”互认公示查询等服务功能。构建涉走私跨境车辆等领域信用监管。研究制定《珠澳跨境活动的信用主体企业信用报告格式规范》,推进跨境信用合作领域标准研究,构建珠澳企业信用互认机制。研究制定《珠海诚信店品牌考核标准》,推动珠澳两地在消费维权领域规则衔接,加速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共同营造更加安全诚信的消费环境。推动信用建设与隐私设计、区块链等科技融合发展,破解珠澳两地数据不流通、数据保护与利用的矛盾问题,以数据“可用不可见”为原则,探索建成信用大数据实验室,研发服务澳门企业的市场化信用产品、跨境数据验证等应用,促进珠澳跨境信用合作。针对澳门市场主体开展珠海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宣传培育,打造诚信兴商环境。(市发展改革局、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市委网信办、市打私办、市市场监管局、市消委会)

  四、深化信用大数据开发利用,打造信用服务市场

  开展信用园区建设,对市内园区管理机构灵活提供招商信用调查、信用预警、创新能力评估、诚信评价等各类信息化服务,提升园区信用服务能力。充分运用信用数据助力全市经济安全监测预警,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构建6大经济指数、重点产业信用监测、重点企业信用画像等应用,强化全市经济运行状况的分析研判和监测预警。建设合同履约信用监管,对相关合同的签约、履约、违约信息进行标准化处置和分析,实现对合同履约全流程跟踪预警监管,有效解决合同履约领域数据分散、监管真空、预警滞后等问题,强化契约精神和守约观念,以信用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市发展改革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局、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五、多维拓展信用便企惠民应用,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建设守信激励“信用珠海”小程序,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建立特色信用档案,打造企业“信用码”,创新“信用海岛”激励场景,推行信易办、信易贷、信易租、信易服、信易检等“惠民有感”措施,落地一批符合珠海发展需要、有实际激励效能的应用场景。推动各区建立区域信用品牌,依托“信用珠海”平台提供信息化支撑,探索结合出租屋、临街商铺、三资交易主体等基层监管业务,开展房中房信用治理、门前城市管理信用治理新模式,提升社会基层治理能力。(市发展改革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六、健全信用监管新格局,助力统一大市场建设

  完善科研诚信、知识产权保护、质量品牌、流通分配、消费环境、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劳动用工、合同履约等重点领域,推进行业领域信用监管,运用信用理念和方式解决制约经济社会运行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依法加强参与市场活动的企业、个体工商户、社会组织、机关事业单位等各类主体的信用建设。加强法治政府、诚信政府建设,完善政府违约失信投诉专栏,持续开展失信政府治理,实现政府、事业单位失信被执行人动态清零。推动国有企业建立健全信用档案,完善信用信息记录和共享体系,打造诚信标杆国有企业。建立严重失信主体常态化监管机制,持续开展“屡禁不止、屡罚不改”失信治理。〔市科技创新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教育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中院〕

  七、提升“信易贷”成效,促进信用融资服务再升级

  推动“信用珠海”平台与珠海产融平台互联互通,优化税务、知识产权、合同履约等信息共享渠道和方式,探索公共数据有序开放,共享利用,依法依规向金融机构提供信用信息应用,提升信用信息共享质效。深化信用数据开发利用,按照“数据通、模型通、系统通”原则,依托珠海产融平台与辖区内金融机构落实联合建模与全流程放款,探索针对澳人澳企,创新构建以法人代表、个体户为授信对象的“公共信用评价+银行预授信”模型。建立健全政府性贴息政策,设立风险缓释基金和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落实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要求,规范化、机制化共享融资授信、获贷企业等相关信息。(市发展改革局、人民银行珠海市分行)

  八、推动信用服务业发展,优化信用服务供给

  贯彻落实关于建设高标准信用服务市场促进信用广东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支持信用服务业发展,培育成立珠海市跨境信用协会和跨境信用联盟。加快推动征信、信用评级、信用担保等信用相关业态服务机构集聚发展,持续开展征信机构和信用评级机构治理。支持各行业商协会开展会员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提升工作,通过政策引导和资源整合,推动行业商协会在信用评价、信用监管、信用服务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市发展改革局、人民银行珠海市分行、市市场监管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九、加大诚信宣传培训力度,营造全社会浓厚诚信氛围

  发布信用建设领域吉祥物和信用珠海主题曲,选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先进工作者,打造珠海诚信形象品牌。开展市场监管、人力资源、住建、税务、海关、征信等领域信用政策知识宣讲普及。结合“诚信宣传月”“诚信兴商宣传月”“6·14信用记录关爱日”“信用交通宣传月”、学校思政课等重要环节节点加强诚信价值、信用理念宣传,推动诚信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澳门。积极参与省诚信微视频及典型案例评选、2024省诚信之星评选、“诚信兴商典型案例评选”等活动,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鼓励各区各部门挖掘更多信用创新应用案例,总结提炼经验做法,宣传推介信用建设“珠海经验”。(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税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教育局、市商务局、拱北海关、人民银行珠海市分行)

  十、积极开展信用试点示范,推动“信用珠海”建设取得新突破

  全力争创全国信用建设示范区,以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为统领,大力提升城市信用监测排名,发挥部门工作合力,推动全市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提档升级。积极参与国家信用建设相关试点和省信用应用创新“揭榜挂帅”行动。支持香洲区、金湾区、斗门区全力争创第二批省信用县。(市发展改革局、香洲区、金湾区、斗门区)

  各单位要对照工作任务要求,将信用建设纳入重要工作日程,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建立工作目标,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市发展改革局要加强对全市信用工作的统筹协调,进一步完善信用建设工作考核、激励机制,适时对相关工作情况开展督促检查。




分享到:
  • 部门解读:
  • 图解政策:
  • 媒体解读:
  • 其他解读:
  • 相关文件:

主办单位:ty8天游平台登录

政府网站标识码:4404000012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0161号 粤ICP备0502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