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源头、查过程、排风险、广宣传——斗门区市场监管局四举措筑牢湿米粉食品安全防线
为进一步加强湿米粉类产品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防范因食用湿米粉引发米酵菌酸毒素中毒的情况,斗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多措并举,开展湿米粉类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行为专项行动,消除食品安全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一、覆盖源头监管,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对斗门区内2家湿粉生产企业开展覆盖检查,执法人员重点核查了企业许可条件保持情况、从业人员健康证持有情况、生产过程控制情况、原料采购储存情况等,并对是否存在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进行了细致检查。检查要求湿粉生产企业要切实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加强原料进货把关,优化控制贮存条件,加强微生物污染防范措施,全面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督促企业整改完善,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风险。
二、突出过程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对农贸市场、超市、使用湿米粉类食品为原料的餐饮单位等开展检查,重点检查经营单位是否履行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制度,索取并留存供货商的产品的合格证明和购货凭证;湿米粉类食品是否为预包装食品,是否完好封口且标签标识清晰,产品是否超过保质期,散装销售湿米粉的是否在食品外包装、容器外或货架、货柜等显著位置上标明食品真实属性、名称等事项;是否配备冷藏设施设备并按照温度要求贮存湿米粉等。今年以来,斗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共检查农贸市场200家次,食品销售单位361家次,餐饮服务单位355家次,立案查处经营超过保质期湿米粉类产品案件11宗。
三、锚定问题导向,全面排查风险隐患。结合斗门区实际情况,区市场监管局针对全区湿米粉制品生产企业、集贸市场、小餐饮等湿米粉制售、销售、使用的集中的场所开展监督抽检,进一步加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力度。此次湿米粉抽检项目包括米酵菌酸、脱氢乙酸、苯甲酸、山梨酸、二氧化硫残留量等。今年以来,共计开展湿米粉生产环节监督抽检5批次,经营环节监督抽检20批次,检测结果均为合格。
四、持续宣传引导,提高食品安全意识。为加强湿米粉类产品的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和宣传教育,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防范意识,区市场监管局对“椰毒假单胞菌”等致病菌危害、中毒特点、防范措施等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并通过“今日斗门”等微信公众号发布关于湿米粉食品安全警示3篇,切实提升群众食品安全意识;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做好风险警示提醒,压实湿米粉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意识,督促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做好食品安全自查,及时清理过期变质的湿米粉。
下一步,区市场监管局将继续开展湿米粉风险隐患排查,强化湿粉类食品生产经营全链条监管,加大宣传工作力度,提高群众食品安全意识,筑牢湿米粉食品安全防线。

.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