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 市政协 开放广东 智能问答 | 手机版 网站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斗门区市场监管局五举措筑牢“安全肉”监管防线

  为切实维护肉类产品市场秩序,提升肉类及肉制品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切实保障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今年以来,斗门区市场监管局全面开展肉类及肉制品专项整治行动,聚焦关键环节和高风险领域,以生猪、肉牛、肉羊、肉鸡及其肉类产品为重点,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为消费者“买到放心肉,吃上放心肉”筑起坚固的安全屏障。

  一、周密部署,强化组织领导。把加强肉类及肉制品监管作为当前重点工作,局主要领导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专项整治工作,推进肉类及肉制品专项整治工作走深走实。为确保整治工作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制定了《2024年珠海市斗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肉类及肉制品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工作目标、重点领域、工作措施与要求,形成上下联动、整治到位的监管机制,确保整治行动成效。

  二、精准发力,严查违法行为。以肉制品生产企业和加工小作坊、集中交易市场及周边肉类经营者、生鲜超市、肉类及肉制品使用量大的餐饮单位等为主要检查对象,严查经营资质、进货渠道、索证索票、标签标识和食品添加剂管理等,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追踪溯源,一查到底,形成工作闭环。严厉打击无证生产、以假充真、掺杂掺假、以次充好和“两超一非”(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等违法行为,坚决取缔“黑作坊”“黑窝点”;涉嫌违法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今年4月份以来,检查肉类及肉类相关制品生产企业9家次,肉类及肉制品经营单位538家,发现问题10个,立案8起,罚没入库3.41万元。

  三、突击夜查,守护夜市“烟火”。自“港车北上”“澳车北上”政策实施以来,斗门区成为港澳游客内地短途休闲旅游的首选地之一。为加强夜市肉制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斗门区市场监管局对辖区烧烤店、大排档、食品摊贩等开展夜间食品安全检查,直击后厨检查是否存在经营使用假劣、无合法来源肉类及肉制品等违法犯罪行为。同时,查看许可资质、进货查验情况,对环境卫生、食品原料贮存、加工制作过程控制、餐用具清洗消毒、人员健康管理等情况逐一进行检查,重点规范肉及肉制品生产加工经营行为,严厉查处违法经营假冒伪劣肉及在肉制品加工中添加非食用原料及添加剂等行为,确保肉类产品符合要求、来源可追溯,守护夜市的“烟火气”,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此次夜查行动共检查烧烤店、大排档、夜宵店等肉类及肉制品销售经营单位145家次,食品摊贩34家次,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70份,立案2起。

  四、技术支撑,深挖问题根源。加大肉及肉制品抽检快检频次和力度,提高问题发现率,深挖违法犯罪源头线索,坚决斩断非法生产、销售等黑色利益链,为专项整治和打击违法行为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一是开展监督抽检。2024年以来开展肉类及肉制品监督抽检157批次,不合格9批次,省市通报不合格8批次。对抽检不合格的生产经营单位跟进查处。二是对农贸市场肉类日常快筛。对快筛结果呈阳性的肉类立即通知市场方监督经营单位下架并现场销毁,防止不合格肉类在市场流通,2024年共快筛肉类322批次,均合格。三是针对动物源性成分和硼砂设定检测项目,通过对动物源性成分开展抽检,严查以以其他畜禽产品生产假冒牛(羊、驴)肉制品行为,目前已抽检动物源性成分5批次,结果待出;对集中交易市场及周边经营肉类经营者经营的猪肉开展硼砂快筛检查,发现违法线索立即转入法检程序,严防不合法肉类食品流入市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今年以来共对猪肉开展硼砂快检92批次,检测均合格。

  五、宣传引导,规范生产经营行为。结合“3·15”、食品安全宣传周等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督促生产经营者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及时堵塞制度管理漏洞,规范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开展警示教育和提醒告诫,召开斗门区农贸市场食品安全“以案释法”警示教育会,通报硼砂猪肉系列案件起诉判决情况,督促生产经营者引以为戒,严格做到守法经营、不踩红线,消除农贸市场食品安全隐患,保障群众的饮食安全。

  下一步,斗门区市场监管局将持续加大对肉类及肉制品整治打击力度,不断提升辖区肉类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消费者能够吃到健康肉、放心肉。



分享到:

主办单位:ty8天游平台登录

政府网站标识码:4404000012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0161号 粤ICP备0502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