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 市政协 开放广东 智能问答 | 手机版 网站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食品监督抽检(生产、经营和餐饮环节)信息通告(第4期)

  根据广东省和珠海市年度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市市场监管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生产、经营及餐饮环节食品监督抽检,共抽检食用农产品、餐饮食品、粮食加工品、肉制品、蔬菜制品、饮料、调味品、糖果制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酒类、茶叶及相关制品、乳制品、速冻食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等24类样品,共556批次,合格样品537批次,不合格样品19批次,不合格发现率3.42%,主要检测无机砷(以As计)、苯并[a]芘、赭曲霉毒素A、铅(以Pb计)、镉(以Cd计)、黄曲霉毒素B?、亚硝酸盐(以亚硝酸钠计)、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山梨酸计)、总砷(以As计)、氯霉素、胭脂红、苋菜红、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诱惑红、过氧化值(以脂肪计)、酸性红、二氧化硫残留量、亮蓝、日落黄、柠檬黄、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总数、大肠埃希氏菌、酸价、过氧化值、呋喃唑酮代谢物,多西环素,氟苯尼考,氟苯尼考胺,磺胺二甲嘧啶,磺胺喹恶啉,磺胺嘧啶,磺胺甲基嘧啶,磺胺甲恶唑,磺胺甲氧哒嗪,磺胺类(总量),磺胺间二甲氧嘧啶,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6-甲氧嘧啶)等指标(具体产品抽检结果见附件)。

  市市场监管局要求相关区市场监管部门及时对不合格食品及其生产经营者进行调查处理,督促企业履行法定义务,责令查清产品流向,召回、下架不合格产品,控制风险,并分析原因进行整改;将相关情况记入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按规定公开查处情况,方便公众通过市、区市场监管部门官网查询相关信息。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市市场监管局提醒您,应当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所需食品并保存相应购物凭证,要查看产品外包装上的相关标识(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和地址、成分或配料表、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等)是否齐全;不要购买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或保质期的产品,不要购买超过保质期的产品;不要购买公布的不合格产品。

  干制黄花菜是一种传统的食材,通过蒸制、腌制和干燥等步骤,将新鲜的黄花菜转化为便于贮藏和运输的干制品。这一过程不仅保留了黄花菜的营养价值和独特风味,还延长了其保质期,使其成为受欢迎的食材。干制黄花菜中检出二氧化硫超标是因为企业为保持产品色泽同时防腐而过量使用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漂白剂和防腐剂,遇水以后形成亚硫酸。二氧化硫被氧化时可使食品的着色物质还原褪色,亚硫酸对食品的褐变有抑制作用,对细菌、真菌、酵母菌也有抑制作用,因此既是漂白剂又是防腐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蔬菜干制品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2g/kg。超标原因可能是个别生产者为提高产品色泽或者保鲜违规使用。二氧化硫进入人体内后最终转化为硫酸盐并随尿液排出体外,因此少量摄入二氧化硫不会对身体带来健康危害,但若过量食用会引起如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餐饮单位油炸花生米(自制)检出黄曲霉毒素B1不合格,是因为花生米受到真菌污染,从而产生黄曲霉毒素B1这一强致癌性的真菌毒素。长期食用黄曲霉毒素B1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可能有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7)中规定,黄曲霉毒素B1在花生及其制品中的最大限量值为20μg/kg。

  黄曲霉毒素是污染农产品与食品最常见的真菌毒素之一。在花生、玉米、大米、坚果、棉籽、乳制品等110余种农产品及食品中均有检出,其中以花生和玉米等粮油产品污染最为严重。黄曲霉毒素的产生至少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产生黄曲霉毒素的真菌和适宜环境条件。黄曲霉菌是主要的产生黄曲霉毒素的真菌,以湿热天气为主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农产品、食品受潮霉变产生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几率较高。黄曲霉毒素污染在农产品种、收、储、运、加等环节均能发生。

  临近端午佳节,粽子作为节令食品受到人们欢迎。大家在制作粽子时,建议选用新鲜的、无污染的大米做原料,不要使用陈米或者劣质米,降低摄入黄曲霉毒素B1的风险。

  如发生疑似食源性疾病,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保存就诊记录等证据,并及时拨打“12345”政府热线投诉举报。

  欢迎广大消费者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工作,关注食品抽检信息公布,如发现危害社会公众的食品及违法行为,请及时拨打投诉举报电话12345。

  特此通告。

  附件: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食品监督抽检(生产、经营和餐饮环节)信息汇总表

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6月5日



分享到:

主办单位:ty8天游平台登录

政府网站标识码:4404000012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0161号 粤ICP备0502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