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社会组织党委“四步走”探索社会组织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新路径
近年来,市社会组织党委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按照“党建赋能,提优发展”的总思路,坚持抓党建从业务出发、抓业务从党建入手,深化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品牌建设,积极探索社会组织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发展新路径,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实现社会组织深入发展的推动力,促进社会组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积极发挥作用。
抓制度建设补短板,党建引领激活力。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抓好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制度建设,出台《珠海市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指引》《珠海市社会组织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手册》等文件,建立党建指导员挂点指导及兼任基层党委副书记工作制度,任命9名党建指导员为直属党委副书记,指导基层党组织抓好基础建设,推动没有党员的社会组织设立党建联络员,依托所辖党委对党建联络员队伍进行教育管理,有效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激发社会组织发展活力。如市瑞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通过建立制度规定、工作台账和工作清单等方式,形成明确分工、积极发展、严格筛选、群众评价、上级审核、常态考察、定期学习和评优激励等一体化的党组织发展和党员培养体系,专业服务和党建工作齐头并进、相互促进、共同提升,10多个项目被评为优秀,《聚力党建“四化”建设 筑牢服务群众基石》案例2021年被评为广东社会组织党建优秀案例。
抓组织保障筑根基,党建引领探新路。在强化保障上促融合,全面推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与成立登记、等级评估、换届改选、年度检查、评先评优“五同步”制度;积极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选优配强党组织负责人,107个成立党组织的社会组织负责人和党组织书记实现“一肩挑”。实施“培源工程”,重点从社会组织高知识群体、党建联络员、业务骨干中培养党员,使其成为推动融合的“中流砥柱”。如市妇女儿童福利会由副会长兼秘书长担任党支部书记,邀请非党员会长列席党支部会议,党支部可针对机构大额经费开支、换届选举以及重大活动等重要决策提意见建议,推动成立福利会工会委员会、市社会组织首个妇女儿童之家,搭建“党建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共联”公益服务模式,打造了“大手牵小手 小天使助学行动”“单亲特困母亲”等“党建+公益”活动品牌10余个,推动党建与慈善公益同频共振。
抓品牌创建促提升,党建引领创特色。以创新为突破口,大力推进社会组织专业优势特色的服务项目品牌化建设,坚持示范引路,做好社会组织党建和业务融合工作典型案例总结及宣传推介,形成“安广楼宇党建”“党建引领打造大湾区特色社区治理品牌”等一批党建工作品牌。凝聚内力,深化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按照“六好”标准打造示范党组织,强化党建品牌创建。近三年来,共确定市级党建示范点17个,为推动社会组织党建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推动了一批公益项目落地基层。2021年,党委举办“党建引领行业创新发展”报告会、“党建引领社会工作深度参与社区治理优秀案例”评选活动。
抓能力提升强发展,党建引领优服务。坚持多渠道提升党务工作者能力水平,强化日常培训教育,完善“头雁种子”培养机制,组织基层党委新任委员和党支书记座谈交流,举办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培训示范班。激发创先争优意识,通过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承诺制等主题实践活动,激活党员创先争优积极性,强化党建和业务融合实效。如市社会工作协会联合澳门街坊总会、港澳义工服务队和市慈善总会等珠澳社会服务机构,以茂盛社区社工服务项目为试点,开展社区骨干增能计划,为社区(党员)志愿者和骨干领袖培训,创建“简益大家庭”,建立“巧手编织,爱心圆梦”妇女互助支持小组和“舞动人生,乐享生活”圆梦舞蹈小组等社区常态化服务队伍,提升社区骨干的社区参与意识和能力,推动形成社区治理多元化参与主体,探索打造湾区特色社区治理共同体。

.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