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 市政协 开放广东 智能问答 | 手机版 网站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科技创新法治同行 赋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图片

       市科技创新局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八五”普法实施以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科技强市提供有力法治支撑。

       强化组织领导,完善科技普法工作机制

       组建依法行政和“八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各科室及下属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共同参与的普法工作机制。履行推进普法第一责任人职责,“一把手”亲自协调推进、研究部署全年普法重点工作。将各类特色科技普法活动经费列入部门财政预算,保障普法工作顺利开展。

       提升法治能力,加强科技系统内部学法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组建科技普法专业队伍。制定《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紧抓领导关键少数,发挥干部学法头雁效应。把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作为公务员年度考核内容,督促干部依法依规履职,创建普法教育“学习型”机关。选用业务骨干成立科技创新普法宣传队伍,大力推进全员普法,下好科技普法“一盘棋”。

       二是坚持高效推进,筑牢科技创新普法根基。持续优化科技普法质效。一是编制《珠海市科技创新局法治宣传教育规划(2022-2025年)》、普法工作计划和普法责任清单,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督导落实。二是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增强党章党规党纪意识,落实党组中心组学法制度,开展中心组学法活动10次。开展党史党纪学习及主题教育读书班等20余次、党性教育实践活动40余场。

       三是坚持高质落实,完善普法宣教管理机制

       一是坚持把法治教育纳入培训必训内容,发动职工参与法治答题19次,开展执法及内部管理培训22次,召开“科创半月谈”学习会5期。二是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在执法中开展普法,近三年开展行政许可3509次,行政检查20次,行政确认1542次。三是每年组织宪法集体宣誓、旁听庭审、法治讲座。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文化墙、党建与普法图书角,学法考试确保参考率优秀率100%,将学法效果转化为科技工作的“助推器”。

       加强社会普法,形成多元科技普法矩阵

       (一)结合科技管理服务,开展面对面普法

       一是完善科技政策体系。以《珠海经济特区科技创新促进条例》为纲,出台《珠海市高水平产业技术研究院合作共建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12个,在政策制定过程及颁布后开展实时普法,形成“制定-宣传-落实-评估-优化”政策闭环。

图片

       二是打造人才引智高地。建设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一窗受理”专区,今年以来有效办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的外国人1807人。举办海外人才政策宣讲会、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财政补贴等宣讲活动,为国际高端人才进入留珠工作提供精准法治服务保障。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图为科技人才系列普法活动

       三是强化科技交流合作。举办澳珠产学研创新联盟活动4场,促进境内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系列活动5场,珠澳科技创新大讲堂12期,以深入的政策宣讲进一步推动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图为科技交流合作活动

       四是大力培育创新主体。开展22期高企小课堂,举办科创孵化从业人员培训班,举办省高企服务团珠海企业服务专场活动,形成科小、高企潜力挖掘、宣传培训、申报辅导、现场核查、异议申诉等组合拳工作链条。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图为高企申报辅导培训

       五是构建科技服务体系。推动珠海海洋科普中心建设,为珠海海洋科普宣教注入新活力。举办“科创杯”创新创业大赛,以赛助创,全面激活新质生产力创新活力。加强南方海洋实验室科研设备共享,实验室科研设备开放共享超105万小时。近三年,依托南方海洋实验室打造科技普法阵地,开展各类科普、研学及普法活动,接待1012批次2.6万人次。支持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建设,成为省内唯一的国家新一代类脑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持续发挥珠海市科技文献共享服务平台作用,近三年平台注册用户数累计近1.64万人次,使用量达85.69万次,文献下载量达84.89万次。


图片    图片



图片


-- 图为科技活动周

       六是发挥科技金融作用。举办“科技金融服务周”,开设科技信贷直通车、股权融资直通车、暖企专家行等专场活动。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政策,推动创新主体应享尽享政策红利。

图片    图片

图片

-- 图为科技金融服务周系列活动

       (二)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集中普法

       一是结合“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全国防灾减灾日”等,开展科技活动周、防震减灾夜市等活动。面向社会举办各类政策宣讲达250场,覆盖人数超10万人次,派发政策资料超3.5万份。

图片    图片

    二是履行公益普法责任,举办中小学生防震减灾主题征文比赛,收到2959份参赛作品。向公众推送科技创新和防震减灾法律法规、投放公益视频及广告。“八五”期间组织防震减灾科普宣教43次,开展应急避震演练38场。

图片    图片

       三是开展防控疫情普法宣传。组织党员志愿者近300人次积极参与社区抗疫支援工作和文明城市建设,引导群众自觉学习疫情防控法律法规,向市民派发科技政策,做到送法上门。

       三、创新普法形式,增强科技普法宣传质效

       (一)建立法治宣传教育案例库

       定期发布执法普法典型案例,其中市科技创新局习近平法治思想法治宣传教育案例入选中国法律服务网案例库。在业务窗口摆放普法资料供群众取阅,在办公区域张贴普法海报,开展常态化科技普法。

图片

-- 图为窗口普法现场

       (二)多渠道打开宣传门路

       通过门户网站、政务新媒体及珠海科技创新自媒体平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超过2000条,建立起与凤凰网、羊城晚报、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珠海传媒集团的常态化合作机制,发表稿件超过400篇次,建立“法治与监督”专栏。发布20条政策解读文件,推出多期“一图读懂”政策解读素材。

       (三)加强科技系统法治创建

       2022年获“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全国地级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连续三年位列第二。2023年获广东省科技政策宣贯直通车大赛优秀组织奖。202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获全国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授予荣誉证书。“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防震减灾普法项目入选市级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创新创先项目。

图片    图片

-- 图为我单位获得荣誉

       未来,市科技创新局将进一步强化创新核心地位,突出科技管理服务全流程普法,以法治赋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将珠海建设成为具有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而努力。



分享到:

主办单位:ty8天游平台登录

政府网站标识码:4404000012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0161号 粤ICP备0502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