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城管系统全面推进环境卫生整治 筑牢蚊媒传染病防控防线
近期,珠海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统筹全市环卫、园林系统,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专项行动,全面强化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通过精准施策、全域联动,有效清理蚊媒孳生地,防控体系不断完善,为保障市民健康筑牢了公共卫生安全屏障。
提高站位强部署,凝聚防控合力
根据疾控部门关于基孔肯雅热及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珠海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及时下发通知,组织各区(功能区)环卫、园林管理部门及市属相关单位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排查辖区内背街小巷、城市公园、环卫设施等蚊媒孳生区域。截至目前,全市已动员环卫系统干部职工1500人次,组建专项行动队52支,为精准防控奠定坚实基础。
全域联动抓整治,净化城乡环境
环卫保洁提质增效。以爱国卫生运动为载体,全市环卫系统聚焦背街小巷、老旧小区等薄弱区域,严格落实“每日普扫+巡回保洁”保洁模式。7月以来,出动环卫工人8.65万人次,清理整治卫生黑点、死角2100个,清理生活垃圾3.6万吨。在设施管护方面,全市173座垃圾收集转运站、474座市政公厕严格执行“每日两扫三消杀”制度,采用含氯消毒液消毒剂开展常态化喷洒。垃圾收运实现“日产日清、密闭运输”全覆盖,清运生活垃圾约6.75万吨,100%无害化处理,从源头遏制蚊蝇滋生。
做细公园管护。重点围绕“灭蚊、清积水、防叮咬”开展公园环境治理及蚊虫消杀。及时修剪杂草、枯枝落叶,保持园区整洁。在蚊虫活动频繁时段(如清晨、傍晚),对公园绿化带、树阴下、厕所周边等区域选用低毒药剂进行喷洒杀虫剂。定期检查并维护灭蚊设备,确保其有效运行。
排水系统全面清淤。集中开展“排水畅通”攻坚行动,下发通知要求加强垃圾转运站排污排水设施运营监管,全面排查格栅池、沉淀池、污水管等设施,确保雨污分流,设施正常安全运行。定期清理公园内各类积水,包括花盆托盘、废旧容器、树洞、排水沟、喷泉池、景观水体等。开展白莲洞公园白莲湖清淤工作,包括湖内淤泥清理、翻晒以及淤泥运输与处置等,清淤总面积21197平方米,总清淤量6167立方米。
做好“韦帕”台风后爱国卫生除害防病工作。围绕“雨水箅子清理、树木倒伏处置、道路清扫、垃圾清运”全链条闭环作业,台风前启动雨水箅子专项排查,组织各区环卫力量对全市主要干道、人员密集区、水浸黑点区域的雨水箅子周边垃圾进行“拉网式”排查清理,共投入1618人次,车辆526台次,清理垃圾9.4吨。台风后连夜组织6443名环卫工人和机械设备,采取人机结合的方式,全面清理大风刮落的生活垃圾杂物,冲刷洗扫道路泥沙淤泥,以最快速度恢复道路畅通,清运垃圾2886吨,确保重点区域、道路问题处置不过夜,从根本上消除蚊虫孳生隐患。
人文关怀筑防线,保障一线安全
健康监测筑牢屏障。通过各类渠道发布预防基孔肯雅热及登革热相关知识信息,宣传“清积水、防叮咬”的重要性;各环卫作业单位依托班组会、晨会等载体,实施每日健康监测,全市累计开展防控知识宣讲65场,覆盖环卫工人约7000人次,不断增强一线作业人员自我防病的意识和能力。
防护保障贴心到位。下发关于做好夏季高温期间环卫作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建立动态作业调整机制,采取“早出工、晚收工、延长午休”等方式,合理调配人力清扫和机械化作业班次。加强作业防护,约5500名户外清扫保洁人员配齐草帽、长袖作业服、防晒袖套等,减少高温天气蚊虫活跃期暴露风险。做好入园提示,提醒入园市民游客做好个人防护,如穿长袖衣物、涂抹驱蚊液,尽量避免在蚊虫密集时段长时间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