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焕发新生 让古韵沁润童心 珠海少先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季开启
学生们与人形机器人互动。
学生们与机器狗“扮演”的醒狮互动。
9月1日,由共青团珠海市委员会、珠海市教育局、少先队珠海市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珠海少先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季拉开序幕。这场以 “薪火相传赓续文脉、古韵今风沁润童心”为主题的文化季活动,将从9月持续至12月,为全市少先队员带来一场贯穿整个学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盛宴。
在整个文化季中,AR、VR、AI等数字技术将成为常态。从香洲区暨珠小学的机器狗醒狮表演、与AI“诗仙”李白诗词互动,到本土AI企业无界方舟结合新产品策划开展的少先队员与AI大模型对话传统文化系列活动,科技在这里不是目的,而是让厚重历史变得可感、可触,吸引少先队员主动探索的桥梁。
一方面是科技加持,另一方面还有对于文化瑰宝非遗的活化利用。文化季将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美育教育、现代生活深度结合。孩子们不仅有机会亲身体验“三灶鹤舞”“装泥鱼习俗”等珠海本土非遗项目,还将跟随非遗传承人走进“红领巾学堂”。在揉、捏、编、织的亲手实践中,孩子们感悟的不仅是手艺,更是背后蕴含的工匠精神与生活智慧,实现从了解到喜爱、从传承到创新的跨越。
湾区共融,各地青少年还可以通过文化季寻找共同的文化根脉。珠海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的独特区位,将文化季的视野扩展至情感共鸣与根源追溯。通过粤语吟诵诗词、共溯广府文化之源等活动,珠海的少先队员将与湾区其他城市的青少年一起,在“人缘相亲、语言相通、文化同源”的背景下,增强对中华文化的集体认同感,从文化自知走向坚定的文化自信,成为联结湾区、传播文化的小小使者。
这一场规模宏大、立意深远的主题活动,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与精神内涵。它源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具体实践,是落实新征程广东少先队“六大工程”的关键举措。其核心目的,是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在全球化与数字化的今天,如何让新时代少年真正理解并热爱民族文化的瑰宝?
在金湾区南水中心小学,学童“变身”小小药匠,自己亲手碾碎药材制作的香囊,个个爱不释手;在香洲区紫荆中学桃园校区,学生们通过拼装“国”字磁贴,解码甲骨文里的中华精神;在斗门区齐正小学,看着精彩的古筝表演,现场学生忍不住鼓掌……在一场场拥抱体验的活动中,可以找到答案。
接下来,全市范围内的“中国诗词大会”选拔赛即将开启智慧博弈;唐诗宋词“飞花令”大赛将再现才思激荡;珠澳中学生爱国主义知识竞赛将深化湾区交流;各类“红领巾小社团”(诗词社、戏曲社、民乐社)将让兴趣持续发酵;而组织走进博物馆、美术馆、方志馆的寻访之旅,则将课堂延伸至更广阔的天地。
让传统焕发新生,古韵沁润童心。珠海少先队的这场文化奇旅,正邀您一同见证。
(来源:珠海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