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出台用户侧电化学储能安全技术指引率先构建本地全链条技术防控体系
建立健全珠海用户侧电化学储能项目技术体系,解决行业共性关键技术问题,促进新型储能产业安全有序高质量发展,市发展改革局等七部门近期联合印发了《珠海市用户侧电化学储能安全技术指引》(以下简称《指引》)。
随着“双碳”目标推进,用户侧电化学储能在工商业园区、数据中心等场景快速普及,但电池热失控、系统集成不规范等安全隐患逐步显现。《指引》明确适用范围为我市工商业企业自用的,额定功率100kW及以上或额定能量100kWh及以上的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含固态电池)储能系统及电站的建设运行;同时明确不适用于不间断电源(UPS)和应急电源系统(EPS),移动式储能系统及充储一体电动汽车充电站可参照执行。
作为地方聚焦电化学储能安全的创新举措,《指引》紧扣行业痛点,严格遵循规范性引用文件和技术标准,衔接储能电池产品强制性国家标准,涵盖设计、施工建设、运行维护、退役、应急处置等10个关键部分,结合珠海实际构建起完整系统的标准体系,确保科学、实用、可操作。《指引》强化全流程管理,对储能系统设计、施工、验收、运行、退役等环节制定详细安全规范,实现全流程安全管控;突出风险防控,明确风险识别要点,要求建设和运行单位建立风险防控机制,做到潜在风险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理;推动技术创新,鼓励采用先进技术与设备,提升储能系统安全性能与智能化水平,助力储能产业技术升级。《指引》涵盖储能系统从规划建设到退役的各个阶段,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管理,且各项条款均细化具体操作要求,提供明确执行标准,既填补了我市用户侧电化学储能安全技术规范的空白,又便于企业和管理部门实施与监督。
下一步,市发展改革局将组织开展《指引》宣贯培训,同时配套即将出台的部门规范性文件《珠海市电化学储能安全监管办法》,为城市储能安全管理提供“珠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