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进一步规范教育APP入校管理 增设“红绿灯” 筑牢教育数字化安全防线
在教育数字化浪潮中,各式教育APP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也带来了广告弹窗、变相收费等乱象,不仅扰乱教学秩序,也加重了师生与家长的负担。
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珠海市教育局以“开门教育”破题,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着力解决教育领域突出问题。今年4月,市教育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APP”入校管理十条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珠十条”),从选用要求、备案管理、数据安全、教学规范等方面加强管理,为教育APP进入校园设置“红绿灯”,筑牢教育数字化安全防线。
增设“红绿灯” 教育APP入校严把关
近日,记者走访珠海三中,了解“珠十条”发布后带来的变化。高一学生王同学告诉记者:“以前用的教育APP广告弹窗多,还经常出现变相收费,学习时总被打扰。现在使用的教育APP更规范,学习时能集中精力。”黄同学则表示:“有些APP起初免费,用着用着就开始收费,还要求绑定很多个人信息。现在学校选用APP前会征求我们的意见,更符合学生实际需求。”
据珠海三中学生处主任饶正宽介绍,目前该校主要使用学习强国、智慧中小学两个APP,“学习强国APP主要用于教师政治理论学习,智慧中小学APP则服务于全体师生的教学需求。‘珠十条’出台后,为学校管理工作提供明确规范,在引导优质APP进入校园的同时,确保线上教育资源的质量。”
“家长们希望使用免费的教学资源,教育APP能专注教学服务,不嵌入商业广告或娱乐游戏,避免分散学生注意力。”
市教育局副局长李晨芳表示,“珠十条”出台前,学校选用APP以科任老师推荐为主,导致学生、家长需下载多个APP,分散且不规范;“珠十条”出台后,有助引导学校进一步规范选用和管理教育APP。
在李晨芳看来,“珠十条”的核心目标并非限制教育APP进入校园,而是为其使用增设“红绿灯”,规范选用流程,推广优质APP,助力学生成长、家校沟通;同时清退不合规APP,营造健康学习环境。这样既保障了服务教学功能,又防止其偏离教育本质,为孩子们学习、成长保驾护航。
为确保新规落到实处,市教育局建立“两级联动闭环监督体系”,市、区教育督导部门将教育APP使用情况纳入督导检查范畴,到校实地督导检查;各学校定期自查,掌握APP内容变动情况;对违规行为,教育主管部门将进行约谈、通报,依法依规严肃问责。
以优逐劣 让教育APP成为“好帮手”
家长如何看待教育APP的管理?文园小学学生家长胡女士分享其使用感受:“孩子现在用的是智慧中小学APP,能随时查看作业,还有家长确认功能,老师可以同步查看。”
香洲区实验学校学生家长孙先生表示:“新措施出台后,教育APP的使用更规范了,为家长选择数字平台提供指引,还能有效过滤不良信息,避免孩子通过数字平台玩游戏。”
孙先生表示,优质教育APP能为孩子学习提供助力,“学校使用的教育APP课程齐全,小学到高中各年级都有,还涵盖人教版、苏教版等不同版本,每节课都有名师讲授,有些还是课堂实录,教育效果很不错。”
“珠十条”出台以来,市教育局及时召开推进会解读政策,推动各所学校加强落地落实,到各校走访了解APP下载和管理情况。
“珠十条”的核心是构建“全链条监管体系”,同时建立“三重准入机制”:所有入校教育APP必须通过经教育部备案的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中进行选用;学校选用教育APP时,要充分征求教职工、学生和家长意见,同类应用需提供至少3款备选方案,由校方、家长代表和技术专家组成评审组打分遴选,确定选用名单;确定选用的教育APP要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在使用规范方面,“珠十条”明确划定“19个不得”红线。作为教学、管理工具要求统一使用的教育APP,不得向学生及家长收取任何费用,不得借家委会名义组织家长购买,不得要求家长直接支付企业变相强制购买,不得统一组织免费试用等诱导家长和学生购买,不得植入商业广告和娱乐游戏等。
以“珠十条”为切入口,市教育局将继续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与教育APP入校管理工作紧密结合,为教育数字化健康发展筑牢防线,让教育APP真正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好帮手”。
(来源:珠海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