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 市政协 开放广东 智能问答 | 手机版 网站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珠海市金湾区着力建强“四个体系”全面提升森林防灭火工作水平

  珠海市金湾区森林面积18.45万亩,排全市第二,森林覆盖率27.75%,主要山体15座、海岛61个,均为非连片分布,周边环境复杂,部分山体毗邻化工园区、机场、居民区,严防森林火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和森林资源安全。金湾区高度重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建强防火责任、火源管控、火灾救援和防火保障“四大体系”,持续推动森林防灭火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织密织牢森林防火“安全网”。

  一、聚焦工作合力,建强防火责任体系,压实责任链条。一是优化指挥架构,统筹工作合力。动态调整区森林防灭火指挥部组织体系,结合成员单位职能调整及人事变动情况,及时更新指挥部成员名单,实行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全方位压实领导责任。二是细化责任分工,明晰履职清单。编制《金湾区森林防火工作任务清单》,纵向梳理4个镇、35个区级职能部门的森林防灭火职责,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网络。三是深化责任传导,落实包保到人。实行“区领导包镇、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户”的三级联防包保机制,划定全区67名山口值守员、53名护林员责任区,细化任务,落实责任到人,做到“林有人护、火有人管、责有人担”。

  二、坚持预防为主,建强火源管控体系,筑牢防火安全墙。一是加强力量,设站“查火”。常态化设置森林防火检查站、安排山口值守人员,严格检查进入林区的车辆和人员;重点部位采取“人跟人”的形式,确保管控到位。清明节期间,全区在原有基础上增设临时检查站90个,加派375人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的巡查力度,做到“关键部位反复查、重点时段专项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二是加强审批,严控“用火”。严格审批森林防火特护期间的生产性野外用火,必须经由用火所在地镇政府、区自然资源部门双重审核后方可实施,并加强用火现场巡查;通过全覆盖靶向短信和发放《平安清明 文明祭祀》倡议书,倡导文明新风,劝导群众不要携带火种进山,让森林防火的“触角”延伸到每家每户。三是加强宣传,有效“防火”。采取“固定宣传”和“流动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宣传森林防灭火知识;主攻宣传重点,在林区的主要交通路口、入山口、人群密集场所,悬挂横幅,张贴宣传标语。清明期间,前往公墓陵园祭扫群众8549人,累计进山人员26918人,有效劝阻火种进山553次。

  三、加强统筹管理,建强火灾救援体系,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一是加强预案管理,提高作战能力。修编完善金湾区森林火灾应急预案,明确区、镇政府和各部门在森林火灾应对中的职责,为火灾扑救提供了明确的指导。针对海岛森林火灾,督促指导编制海岛火灾救援人员、物资装备运输方案,解决海岛由于远离陆地、交通不便、可利用资源匮乏等森林火灾救援的难题。二是完善救援机制,高效应对火情。督促指导各镇对15座主要山体完善森林防火“四个一”工作机制(一山一图、一山一预案、一山一向导队、一山一指挥长),预设重要山体指挥部点位,提升镇级一小时搭建现场指挥部能力;编制详细森林火灾处置方案,制作森林防灭火作战图,打点标明水源、林区防火设施、上山路径等,为高效处置火情发挥作用。三是强化实战演练,规范队伍建设。继续深化城市消防与森林消防融合,定期开展森防队伍应急演训,熟练掌握扑救流程和装备使用方法,确保一旦发现火情,快速反应,快速出动,高效安全处置。今年累计开展队伍训练24次、应急演练5次,进一步提高队伍实战能力。

  四、夯实森防基础,建强防火保障体系,提升火灾防范水平。一是构建立体防控体系,织密全域监测网络。建成森林火险预警监测平台,实行24小时全天候实时监测,构建“地面人员巡查+无人机空中巡航+智能视频监控”三位一体的立体防控体系,形成“天罗、地网、人哨”防控机制,实现“人防+技防+物防”有机融合。二是夯实防火基础建设,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科学规划防火基础设施网络,累计建成生物防火林带243.28公里、扑火通道138.13公里,构建林火阻隔系统。加快实施“以水灭火”工程,建成高位蓄水池317个,铺设林区消防水管12公里,布设林区消防栓119个,形成覆盖重点林区的水系防控网络。三是强化应急装备保障,锻造专业处突能力。建立区镇两级装备储备体系,全区配备85台油锯、35台水泵、42台灭火机、19120米灭火水带、672台800兆对讲机、卫星电话35台等专业救援装备,确保随时调用;推行“护林员+扑火队员”携装巡山机制,实行“防火与灭火一体化”运作模式,确保实现“火情早发现、火点早处置、火灾早扑灭”目标。



分享到:

主办单位:ty8天游平台登录

政府网站标识码:4404000012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0161号 粤ICP备0502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