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珠海市推进大湾区建设工作回顾之五——珠海与大湾区城市合作大事记
2024年,珠海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新的战略定位和历史使命,落实省委、市委部署要求,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增长极、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努力建设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样板。回顾2024珠海推进大湾区建设的大事,感受珠海开放创新、奋力前行的一年。
一、黄茅海跨海通道顺利通车,不断推进互联互通
2024年12月11日,黄茅海跨海通道建成通车,珠海至江门的陆路通行时间从1个多小时缩短至30分钟左右。项目起于珠海市平沙镇,终于江门市斗山镇,全长约31公里,充分发挥港珠澳大桥西延线的功能,改变粤西沿海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通道单一的现状,加速珠西都市圈互联互通进程,为区域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二、高栏港黄茅海航道开航,畅通珠西航运互联
2024年8月16日,珠海高栏港黄茅海航道(崖门出海航道二期)正式通航。黄茅海航道全长17.8千米,是连接珠海高栏港和江门新会港的重要水运航路节点,珠江八大出海口门之一的崖门船舶通航能力由原来的1万吨级提升至2万吨级,为粤港澳大湾区水运经济发展提供更加畅通高效的航运能力支撑。
三、珠海海岛往返虎门航线开通,增强东西岸旅游互联
2024年8月8日起,珠海桂山岛、东澳岛往来东莞虎门港澳客运码头的新航线开通。航线开通初期,每天有2个航班由虎门港澳客运码头点对点往返桂山岛、东澳岛。新航线的开通,将大幅缩短两地间的旅行时间。游客从虎门港澳客运码头出发,乘坐高速客轮100分钟即可抵达桂山岛,全程130分钟可抵达东澳岛。
四、创新推进产业协作,打造广东最大的“反向飞地”
2024年11月28日,珠海对口帮扶协作阳江“反向飞地”启动暨项目签约仪式在珠·阳合作产业园A区举行,开启珠海、阳江两市跨区域协作新模式,促进区域合作向更高水平迈进。配备有高性能动力中心、共享仓库、公共服务大厅和交流培训中心等生产配套设施。园区还提供投资、融资、营销、法律、商业、物业、人力资源等各项服务,全方位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
五、推进前山河保护协同立法,促进环境保护合作
《中山市前山河流域协同保护规定》和《珠海市前山河流域协同保护规定》是珠海、中山两市首次突破原有行政区划以及水域管辖在系统化治理中的局限,推动跨区域协同立法的制度性成果。立法主要围绕搭建制度化沟通平台、提供联合协作路径、创新监督方式等三个方面设定了15项长期有效的制度和机制,为两市开展前山河流域保护协作提供法治保障。
六、构建产业高质量发展平台,加强深珠招商协作
促进深珠先进技术转化应用合作。举办“高新之约——智汇低空·引领未来 低空经济产业供需对接活动”,搭建深珠低空经济合作交流桥梁。在深圳举行珠海高新区2024年土地招商大会,携超2300亩优质土地资源盛大“招亲”,深珠两地企业家和投资者共同签约10个重点项目,投资额超百亿元。
七、实现四城不动产登记通办,强化政务服务合作
珠海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与中山、江门、阳江三市不动产登记部门携手,在不动产登记领域顺利打造以珠海为中心的紧密合作圈和协同发展圈,通过“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模式,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手段,以科技赋能服务空间拓展,为广大企业和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不动产登记服务”。
八、深化珠西都市圈规划建设,不断加深区域一体化
珠海、中山、江门三市共同决定谋划建设珠西都市圈城乡统筹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围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共建和公共服务共享等,强化协调联动,积极探索珠西一体化发展新模式。

.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