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 市政协 开放广东 智能问答 | 手机版 网站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党史知识】上栅乡农民协会武装斗争

  上栅乡地处香洲与石岐镇之间,距离孙中山家乡翠亨村只有几公里,古今都是陆路交通枢纽,民国时期,这里也是香山县上恭都人口较稠密的地区。1924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广东的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在家乡香山县(1925年4月25日改称为中山县)深入人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及全县革命运动发展的推动下,农民运动也迅速发展起来。

  民国14年(1925)10月,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四期学员、共产党员、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黎炎孟来到上栅地区,筹建上栅乡农民协会。民国15年(1926)2月某日(农历元宵节前后),上栅乡农民协会成立大会在卢家祠内举行,祠堂内悬挂“中山县第六区上栅乡农民协会”的三角形会旗,邻乡崖口、平岚、南荫、榄边等地的农民协会代表都前来参加大会。大会选举卢国民为上栅乡农民协会执行委员,梁朝深为副执行委员,卢邦灿、卢万贞、卢佐公、蔡举之、卢文汉为候补执行委员。农会以合法组织,开展减租减息、取消苛捐杂税、制止土豪恶霸敲诈勒索等工作,同土豪、劣绅作斗争。从民国15年(1926)2月至年底,上栅乡农民协会发展会员380余人。

  民国15年(1926)4月12日,上栅乡农民协会在原基础上成立上栅乡农民自卫军和义勇队(自卫军的后备力量),卢国民兼任自卫军队长。上栅乡农民自卫军在中山县农民协会的领导下,曾先后参加南蓢、濠涌、茶园等地抗击反动民团的斗争。上栅乡农民运动迅猛发展,引起地主劣绅、反动民团的恐惧、仇视和反扑。民国16年(1927)2月中旬,民团局局长梁厚赞密谋纠集40余名武装人员,突袭上栅乡农民自卫军,双方发生激战。在战斗中,自卫军队长卢国民当场牺牲,队员蔡远受重伤并于两天后牺牲,蔡允(负伤)与卢成、梁章、梁厚宏等10余名队员被捕后惨遭杀害。上栅乡农民协会和自卫军遭到残酷镇压。部分逃脱者则逃亡到上海、香港等地。

  民国14年(1925)初,在上栅乡成立恭常都农团(后改名“中山县第六区农团”),团总卢阜助。继而成立唐家分团,团旗为犁头形,分团团总梁国英(唐家村人),唐家分团成员有唐家村农民梁欧昭、梁波先、唐有镭、唐三容、林铎等40余人。民国16年(1927)上半年,在官塘村佘家祠成立中山县第六区农民协会。某夜,中山县第六区农团负责人佘满、苏兆良接到中山县六区农会命令,带领几十名农团队员,携带数条枪和大刀、长矛等武器,从官塘直奔唐家,与唐家分团梁国英等会合,连夜袭击唐家地主武装唐辉槎民团部。时唐家民团以熟悉地形的有利优势,从外围包围前来偷袭的农团,双方不时交火,一直僵持数日,后由唐绍仪出面调解,冲突平息。民国16年(1927)11月12日晚,国民党警察勾结地主武装民团,围捕正在中山县外埔西山庙参加中山六区农民协会第二次会议的农协会员。苏兆良(淇澳村人)等10余名农协会员被捕,后苏兆良等遭杀害。

  民国15年(1926),唐家农民协会成立。民国18年(1929)正月初三夜,中山县国民党六区分部负责人梁德仪(唐家村人)带兵与唐家地方武装唐辉槎民团一起,包围唐家“学海精舍”的梁国英家,搜捕唐家农协会员。梁欧昭、梁波先等农协会员被捕遇害。梁国英逃往美国,唐有镭、林铎等数人逃往新加坡,唐三容逃往江西。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上栅乡农民协会及自卫军被国民党反动派及地主武装残酷地镇压下去了。但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这次农民运动,所表现的广大农民大众反压迫、反剥削、求解放的革命精神和为人民革命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长存在广大的人民群众特别是在农民群众之中,成了不灭的星星之火,10年以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抗日斗争中,又重新点燃起来。





分享到:

主办单位:ty8天游平台登录

政府网站标识码:4404000012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0161号 粤ICP备0502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