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 市政协 开放广东 智能问答 | 手机版 网站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民间故事】武进士邝瑞龙

  在珠海市西区有个古镇叫斗门镇,距离斗门墟约3千米有条小乡村叫小濠涌。清朝年间这条小村不足200户人家,别看这条小乡村人口不多,可这是一条人杰地灵的小乡村,古往今来人才辈出。

  在清末和民主革命时期,这里就出了多位国家级人才以及多位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其中清末武进士御前蓝翎侍卫(一品官员)邝瑞龙就是杰出的代表。

  邝瑞龙自小喜欢练习武艺,力大无穷,为人忠厚,知书达理,深受邻里喜欢。长大后,更是成了文武双全的好青年。他所舞的关刀,刀柄是铁造的,足有5厘米粗,刀身重达60公斤,比《三国演义》中关云长那把刀还重20公斤。虽然关刀很重, 但是邝瑞龙舞起来,只见刀光闪闪,快如疾风,不见身影。他打起佛家拳,拳拳生风,即使距他一米。也能感觉到拳风。当时,邝瑞龙在广东颇有名气。

  清同治十年(1871年),邝瑞龙以广东武举人身份参加京师的武科会试。考试由皇帝亲自监考,分为内三场和外三场。邝瑞龙在内三场比赛中,马射、步射、技勇、掇石、开弓等成绩位列第一。在外三场的前两场比赛中成绩也是第一,最后一场舞刀项目中,只要正常发挥,就能高中状元。按规定,舞刀分40公斤、50公斤、60公斤三种。

  首先,邝瑞龙舞40公斤的大刀,只见刀风疾疾,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一套刀法舞完后,场上阵阵掌声,所有人对这位广东来的武士刮目相看。第二场是舞50公斤的大刀,同样掌声不断,连同来参加科举的武土也赞不绝口,舞完后,邝瑞龙的成绩依然名列前茅。到第三场舞60公斤大刀时,与前两场一样,刀光逼人,风驰电掣,与前两场不一样,这次全场肃静,鸦雀无声,人人都全神贯注。突然,邝瑞龙手一甩,那60公斤的大关刀飞向空中。原来是因为南北气候差别大不习惯,加上大关刀的柄是铁柄,手里出汗后,刀柄就变得滑溜溜,用力过猛,刀便滑出手了。邝瑞龙暗自叫道“不好”,就在大关刀落地之际,说时迟、那时快,他一个箭步冲上前,叫一声“起”,一脚飞起踢向刀柄,大关刀又飞了起来,邝瑞龙手接过大关刀,花式玩法像风卷残云一样,贏得满场喝彩声,一浪高过一浪。

  一轮表演结束,亲自监考的皇帝对邝瑞龙十分赞赏,遂马上召见。邝瑞龙是这场科举唯一受皇帝现场召见的武士, 因此,人人都认为他必定是今年的武状元。皇帝对邝瑞龙的武功赞赏一番后,又笑着问他:“邝举人,你刚才那绝招是什么名堂?”邝瑞龙受宠若惊,不知皇帝有此一问, 一下子不知道怎样回答,然而这位才思敏捷、文武双全的和风学子灵机一动,便恭敬回答:“启禀陛下,这招叫魁星踢斗。”皇帝笑逐颜开:“魁星踢斗?妙!妙!妙!”

  皇帝又笑着问他:“你这招魁星踢斗是常招还是奇招?”邝瑞龙说:“启禀陛下,小人这招是奇招!”所谓常招是武术中的常规招式,奇招就是意外失手。皇帝深思一下,道:“奇招?那么说,你的魁星踢斗不是故意露出的破绽,而是失手脱刀?”邝瑞龙亳不隐瞒地回答道:“启禀陛下, 的确是小人失手脱刀。”由于失手脱力,按科举规则,60公斤的舞刀项为零分。实为可惜,按成绩,邢瑞龙本可中状元,但60公斤舞刀项为零分后,只能得第四名,中二甲即进士。

  皇帝见邝瑞龙虽非武状元,但武功了得,文武双全。更难得可贵的是,他忠厚老实,不贪功名。皇帝遂重用这位进士,并赐其“蓝钢销前传卫”(二品官员),把他留在自己身边,成了贴身侍卫。邝瑞龙这招“魁星踢斗”以及忠厚老实、不贪功名的品德故事, 一直被人们传颂。




分享到:

主办单位:ty8天游平台登录

政府网站标识码:4404000012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0161号 粤ICP备0502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