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乡村】深井村
深井村,位于横琴镇西南部,距离镇政府约 6.5 千米。始建于 1938 年,由三灶田心村、木头涌村民迁此定居而成村落。因地处大横琴岛的深处,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形似一口水井而取名“深井”。现村于 1981 年原地重建。
深井村在大横琴岛脑背山西南部山麓,坐东向西呈块状分布,隔海就是三灶。有海拔 457.7 米的脑背山和望天台水库。村前有长隆大道通过,村旁是世界级超大型综合主题旅游度假区“珠海长隆海洋王国主题公园”。
1938 年属中山县第七区,1953 年属珠海县第二区,1956 年属珠海县湾仔镇,1959 年属中山县珠海人民公社,1961 年属珠海县湾仔公社,1979 年属珠海市湾仔公社,1984 年属香洲区湾仔区公所,1987 年属香洲区横琴乡,1989 年属香洲区横琴镇,1992 年属横琴经济开发区横琴镇,2003 年属香洲区横琴镇富祥湾社区,2009 年属横琴新区(横琴镇)富祥湾社区,2020 年属横琴新区(横琴镇)荷塘社区。
村民主要有郑姓、钟姓、曹姓,先祖均是从三灶迁入。村民均为汉族,广府民系,通用粤方言四邑话。2015 年底,户籍人口共有 352 人,其中男性 182 人,女性 170 人;80 岁以上 10 人,最年长者 94 岁 ( 女 ) 。非户籍外来人口 863 人。过去,该村村民主要种植水稻、香大蕉以及养蚝。如今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房屋出租和工资。
村子濒临南海,盛产香大蕉、横琴蚝。传统食物有年糕、油角、煎堆、汤圆、茶果等。其中年糕、茶果都是春节特有的传统食物,汤圆是元宵节特有的食物。20 世纪 70 年代均已通电、通电话,1985 年通自来水,90 年代全村村道实现水泥硬底化并通网络。村中体育设施有健身路径,设施包括腿部按摩器、腰背按摩器、儿童滑梯、双杠、推力锻炼器、乒乓球台、篮球架等。村内建有文化活动中心,内有藏书 2000 多册的图书室。
村内有建于民国时期的观音庙,庙内供奉观音。村民每月初一、十五前往拜祭。另一座是大王庙,也是建于民国时期,庙内供奉大王神,村民逢喜庆或重要节庆均前往祭拜。
位于深井村赤沙湾的沙丘遗址是横琴新区目前仅有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该处南濒大海,高出海平面约 6 米,分布面积约 7000 平方米。1983 年 12 月调查并试掘,出土和采集到双肩石斧、石锛、石球、砺石及陶片。该遗址是研究新石器时代晚期横琴地区先民生产生活的重要遗存,对研究南海沙丘遗址具有重要的价值。
村民养蚝、采蚝的技艺精湛。2016 年 4 月,横琴蚝生产技艺已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间有“仙女澳”传说:相传唐代时期,有一名叫陈仁娇的女子,自幼修炼成仙,身轻如羽,常云游四海。一年中秋之夜,她结伴来到横琴深井,见此地高山流水,皓月当空,波涛涟漪,心境极为欢悦,于是便在海边踏石而歌,拨琴而舞。兴致正浓时,忽闻一渔人赞叹喝彩,仙女们惊讶收场,凌空而去,临行时遗留古琴两把,故此地名叫“横琴”,仙女们踏石而歌的地方称为“仙女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