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路交明珠路跨线桥通车 有效缓解高峰期拥堵,通行效率大幅提高
人民路交明珠路跨线桥。
7月22日上午11时,随着施工人员手中的礼花筒相继喷放,原计划7月底通车的人民路交明珠路东西跨线桥提前通车。由香海高速明珠收费站上下高速的车辆,经由该桥无需等候红绿灯即可直达人民路,通行效率大幅提高。
作为人民路快速化提升工程的首个节点工程和难点工程,人民路交明珠路节点东西跨线桥西起香海支线人民路立交收费广场,向东以桥梁形式下穿广珠城际铁路,于上冲公交站西侧接地,桥梁与铁路夹角约为87度,桥面设计标高距离铁路桥梁底面安全净空严格控制为4.5米。本项目主要包含主线跨线桥工程和道路改造工程,其中跨线桥总长约420米,桥梁段长215米,挡墙路基段约205米。主线桥位置下有明珠隧道,上有广珠城际,施工空间受限。主线桥为钢箱梁桥,钢梁工厂化预制,现场拼装,采用顶推工艺下穿广珠城际,施工精度要求高,安全管控难度大。
该跨线桥上跨明珠南路,下穿广珠城际铁路,主跨为40米。为保证高铁运营安全,减小对广珠城际铁路既有线的影响,跨线桥主桥分15次吊装,在铁路影响区外拼装焊接成长40米、重770吨的钢桁架梁后,再用12组三维千斤顶整体顶推,下穿广珠城际铁路线,到达预定墩柱位置,施工精度控制在毫米级。
据珠海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下属交通市政中心新闻发言人李华平介绍,相较钢筋混凝土桥,钢箱梁桥具有桥面变形大、升降温速度快且幅度大等特点,因此其对桥面铺装结构与材料的强度、柔韧性、高温稳定性以及疲劳耐久性等都有更高的要求。人民路交明珠路节点东西跨线桥钢箱梁桥面铺装上面层为4厘米沥青玛蹄脂碎石(SMA13),与钢桥桥面接触的下面层采用改性聚氨酯铺装技术(ECO),该项技术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不含沥青”的铺装技术,具有常温以上施工(0℃以上)、免加热、免碾压、施工速度快(2小时)等特点,材料具有强度高(抗压强度高、抗折强度是传统混凝土的2—3倍),整体粘结强度(是传统混凝土的2—3倍)、防水防腐性能、耐疲劳性能、温度稳定性优良等特点。同时能减薄铺装层厚度(7厘米,常规钢桥铺装层20厘米,仅占35%),减轻铺装层自重,解决了本项目通行净空困扰,也减少了后续路面翻新修补管养带来的涉铁审批事宜。
项目实施过程中,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牵头各参建单位克服地下管线复杂,可提供施工作业区域狭窄,涉铁部分安全管控要求高、施工空间受限、有效施工窗口期短(仅能在城轨停运的夜间天窗期施工),交叉路口人车流组织繁杂交通导改次数多难度大等诸多困难与挑战。项目建成后可有效缓解高峰期人民路与明珠路交叉口的交通拥堵,有利于人民路对香海高速车流的快速疏散,进一步发挥香海高速对香洲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来源:珠海特区报)